金陵镇打造“互联网+”大农业模式 让村民足不出村,把各类瓜果卖到全国各地

南宁晚报 2019-06-16 06:45 大字

金陵小米蕉经电商发往各地,每天销售4万斤以上

本报通讯员马艳萍 摄

西乡塘区金陵镇盛产各类瓜果蔬菜。近年来,金陵镇党委政府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村,把优质生态果卖到全国各地,解决了丰产不增收这个困扰农民致富的难题。

丰产不增收困扰农民

西乡塘区金陵镇盛产各类瓜果蔬菜,是远近闻名的“菜篮子”和“果园子”。金陵镇年产水果11.96万吨,年产蔬菜10.23万吨,其中主要的农产品香蕉产量10.47万吨、南瓜产量2.3万吨,瓜果蔬菜远销至上海、郑州等各大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4月份开始,金陵镇各类瓜果蔬菜陆续上市,收购商纷至沓来,日交易量达到500吨,旺季最高日成交量上千吨。

然而,丰产不增收仍然是困扰当地农民致富的头号难题。“2017年,我种植了香蕉100多亩,当年喜获丰收,亩产达6000斤。但是,当年市场不景气,没有销路,价格狂跌至最低0.3元/斤,好多香蕉烂在地里无人问津。2018年市场有所回升,但是价格波动、销路不畅是头号问题。”说到这几年香蕉的行情,金陵村种植户宁华东满是辛酸。

在乐勇村收购南瓜的卢老板也遭遇到同样问题:“前一天南瓜收购价还是1.2元/斤,今天就暴跌到0.6元/斤,这真是‘跳楼价’。”

“互联网+农业”解决难题

如何破解难题?金陵镇党委政府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新路来:“互联网+农业”。

金陵镇党委政府与海南白沙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建设。金陵镇负责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孵化、产品展示、政策咨询等服务;电商企业负责电商平台建设、包装宣传、开发特色产品、帮扶贫困群众生产就业。

目前,该公司在淘宝、天猫、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上共有4家店铺,月销售量300万斤,主营小米蕉(鸡蕉)、南瓜等农产品,其中南宁小米蕉销量第一。

在该公司金陵物流供应链中心,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娴熟地打包收购来的小米蕉,经过保鲜加工,随即发往全国各地。公司总经理赵伯灵介绍:“现在每天从金陵运出的小米蕉4万斤以上,但目前产量较小,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小米蕉收购价格也从0.5元/斤涨至1.5元/斤,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2.2元/斤。今年,争取完成5000万元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农民进一步增收,尝到互联网致富甜头。”

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打造金陵农产品产业品牌,有效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该镇正在与该公司洽谈建立贫困村合作生态果园基地,通过网络电商,让村民足不出村,把优质生态果卖到全国各地。下一步,该公司计划把电商总部搬迁到金陵镇,投入3000万元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大西南电商物流供应链中心及冷链服务中心。

新闻推荐

农业专家组赴各地指导救灾减灾

本报南宁讯(记者/陈静通讯员/贺亮军)6月11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开展防灾救灾和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