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办初中招生方式要一分为二看待

广西日报 2019-05-24 07:54 大字

不吐不快

管弦士

据《南国早报》报道,按照要求,今年南宁市各民办学校的初中招生出现重大变化,不允许进行笔试。此消息一出,舆论沸腾。

这个政策非常引人关注。

我们先看看南宁近年来中考成绩最为突出的某大学附中的情况。该民办初中2018年838人参加中考,学科全A+达32人,总分A+达437人,总分A以上达680人。对于这个惊人的成绩,有人说,既是因为该校教得好,更是缘于该校的生源好。

这话很有道理。每年,该校从全区涌来的万余报名生源中,按比例锁定几千人进行笔试,最终只有几百人被录取为新生。

可见,名校小升初的笔试十分重要。对家长而言,孩子要读名校就得跨过这道坎;对学校本身而言,它能让学习成绩最顶尖的学生“尽入吾彀”。

可是,这种招生方式也会带来重大弊端。个别名校“高质量招生—高比例升学”的循环,加剧了教育不公——起跑线不同,其他学校凭什么和名校比成绩?如上所述学校,动辄每人每学期上万元学费,由此换来各种教学资源的提升,又岂是其他学校所能做到的?这种“良性循环”,实为恶性循环。

为此,教育管理部门有所动作了。5月15日,南宁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时,同样不能组织任何形式的笔试,只能通过面谈等方式选择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源。

笔试改为“面谈”,这个办法有用吗?这个真不好说。现成的例子是,这几年,上述的那家名校的招生简章里并无笔试一说,它的笔试叫做“面谈”,换汤不换药。

事实上,早在2013年,我区已经提出民办学校要免试入学。而上述学校将“笔试”化为“面谈”,在学生家长中尽人皆知,难道偏偏只有教育部门看不见、听不到?

这涉及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说实话,像上述的某大学附属中学,任由它发展下去,会加剧教育不公;但是,要是把它的特殊权利完全剥夺,对它也不公平。要知道,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相比,在很多方面处于弱势,人家好不容易通过努力脱颖而出,这是它的成就,而不是它犯了错。

因此,政策的制定,拿捏好一个“度”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防止民校尤其是名校占尽好的生源,又必须给它们一定的上升空间。即对民办初中招生方式要一分为二看待,走向哪一个极端都不可取。

笔者觉得,值得借鉴的是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一支足球队能不能按自己的想法花钱,把自己想要的好教练、好球员买来?你不准它买,它的发展就受到不公平制约;而你不限制它买,一支财大气粗的球队就会把顶尖人才都网罗至麾下,其他球队毫无翻身空间。为此,欧足联于2010年颁布财政公平法案,防止豪门球队过度砸钱引进大牌球员、教练,进一步拉大各俱乐部间的实力差距。

对民办初中招生,我们所缺的正是此类非常细化的政策。比如,是否可以让民办学校招一定比例的地段生,此外有完全的自主权招另一部分学生?

科学制定教育政策,根据情况予以动态调整,我们知道这活儿不容易,但是,再难也得干好。因为我们也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朵花都不放更不是春,唯有民办和公立学校一起万紫千红,才是春满园。

新闻推荐

南宁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社区养老更完善,老人们一起在食堂用餐。社区工作人员经常看望社区老人,做好服务工作。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让更多老...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