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产品卖得俏 产业增效农民笑

南宁日报 2019-05-17 05:48 大字

新江镇线椒喜获丰收。图为椒农采摘线椒。农产品价格高、销路宽,前来售卖的农民喜笑颜开。

初夏时节,烈日当头,在邕宁区各村屯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在辣椒地、西瓜地、香瓜地、蔬菜地里,每一个汗流浃背的身影都干劲十足,他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今年的农产品价格好!”对农民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回报。

一本账簿,记录椒农丰收的喜悦

“4月16日,58.5公斤×7.4元/公斤=432.9元;4月17日,55.5公斤×6.8元/公斤=377.4元……5月14日,92.5公斤×10.4元/公斤=962元……”账簿里详细记录了一个月以来每天采摘线椒的收入,共计1.4万余元。这本账簿的主人是邕宁区新江镇新江街村民、种植了1.2亩线椒的黄伟荣。“今年线椒的价格好,最高收购价达到11.2元/公斤,最低也有5.6元/公斤,好几年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好价钱了。”他高兴地说。

一个月赚1.4万余元,这对普通的农民来说已是不菲的收入。而线椒的采摘期可以延长至5月下旬,届时,黄伟荣夫妇单线椒一项的收入便有望突破2万元。

新江镇是种植线椒的大镇。2018年,新江镇曾出现千万公斤线椒滞销的情况,价格低至0.6元/公斤都无人问津。新江镇镇长潘春兰介绍,今年农产品价格走俏,究其原因,首先是成熟期相对提前,避开了农产品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其次是天气原因及种植面积的缩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再次便是消费扶贫的带动,镇政府、村委、合作社多方协同,做到信息互通,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了销路。

线上线下拓销路,提升品牌竞争力

5月15日,在新江镇华联村为群农副产品合作社内,拉着“土货”前来售卖的农民络绎不绝。线椒10元/公斤、西瓜3元/公斤、豇豆7元/公斤、香瓜6元/公斤……这样的价格,让前来售卖的农民满意而归。

往年,合作社每年都与当地村民签订收购协议,保障了农产品销路无忧。今年,合作社改变了销售策略、拓宽了销售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订单发货的销售模式,销售市场由去年的四川、重庆两地,拓展至贵州、湖南、湖北等10个地区。从4月初到5月中旬,合作社每天的农产品收购金额都在10万元左右。

“今年每亩线椒、西瓜都有望成为‘万元田’。”合作社负责人郑武积说,“今年村里线椒与去年的种植面积相比虽然减少了三分之二,450多户农户共种植了500多亩,但产值却是去年的5倍以上。另外,西瓜种植户有800多户,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如果收购价稳定在3元/公斤以上,收入也非常可观。”

今年的农产品价格走俏,惠及华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预计每户将增收6000元以上。今年56岁的椒农梁炳积将刚刚采摘回来的300公斤线椒过磅,收入有700多元。“家里种植了1.4亩线椒,整个采摘季下来,收入将超过2万元。”梁炳积兴奋地说。

5月15日,在新江镇高速路出口附近的香瓜收购点,前来收购香瓜的商贩和销售香瓜的农民络绎不绝。来自附近蒲庙镇州同村的瓜农周灵芝载着刚刚采摘下来的300多斤香瓜来到收购点。“家里种了5亩香瓜,今年的收购价稳定在3元以上,预计今年香瓜的收入会有近3万元。”周灵芝说。

为了保持农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市场对农产品的冲击,促进消费,当地政府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在农产品未上市之前进行宣传,在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吸引客商前来收购;鼓励当地合作社、企业将本地高品质的瓜果、蔬菜进行精品化销售,打造本土特色品牌;逐步淘汰落后的农产品品种,引进优良农产品品种进行种植,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新闻推荐

荣和公园大道·华府 静奢公园美宅5月18日首开

荣和公园大道·华府自面市以来,致力打造更为舒适的理想居所,凭借稀缺的一线公园景观、优质学区优势,成为凤岭北城市豪宅的新...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