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当天,全区各墓园和殡仪馆迎来130余万祭扫者 文明祭扫渐成风尚

南国早报 2019-04-06 16:18 大字

4月5日,南宁各墓园迎来祭扫高峰。 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摄 扫一扫,看现场视频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罗暘)昨日是清明节,全区各墓园和殡仪馆等殡葬服务机构迎来祭扫高峰。据自治区民政厅清明节工作办公室统计,截至当天下午3时,全区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祭扫群众133.76万人。记者走访南宁市内部分墓园发现,“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理念正逐渐被大众接受,但也有少数不文明祭扫的情况发生。

4月5日上午10时30分许,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迎来当天的祭扫最高峰。园内机动车位早已被停满,各岭区都是祭扫的人群,墓园方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引导祭扫者和车辆。

中午12时,广西烈士陵园佛子岭公墓的祭扫者逐渐下山返程,停车场的出入口以及通往单向出口北门的园内道路一度出现拥堵。清明节期间,园内对机动车实行单向通行,但有个别祭扫者不了解交通管制情况,下山时试图从入园的道路逆行出园。园方为此安排了多名保安,在主要路口指引车辆单向通行出园。

为应对激增的祭扫人群,南宁市内几家殡葬服务机构做足了准备。佛子岭公墓在山顶福寿堂外设置了广播喇叭,反复播放祭扫提示,现场限量为祭扫者免费提供湿巾和出借小桶。青龙岗长安墓园的墓位分布在几座山岭上,上下山坡度较大,为方便行动不便的祭扫者,园方安排了免费的电瓶车往返接送,且在山上设置了大量休闲座椅。南宁市殡仪馆为往返七塘服务区的祭扫者开通免费专线车,并免收祭扫服务费用。四厦岭墓园免费为祭扫者提供垃圾袋,山上还临时增设了移动公厕。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民政部门持续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墓园里大量燃放祭品的情况已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绿色”、更有特点的祭祀方式。青龙岗长安墓园内有一片“艺术墓”区域,墓碑不再是冰冷的长方形石块,而是根据逝者的生平做成了不同形状,上边铭刻着逝者的经历。在一名生前热爱阅读的逝者墓碑前,亲属没有焚烧香烛,而是摆上鲜花,为他朗读几页生前喜爱的书。坚持传统祭扫方式,通过燃烧香烛纸钱祭扫的市民仍旧是大多数,但燃烧的量基本上都不多。市民陈女士说:“一年就来看一次先祖,还把他们的‘家’弄得脏兮兮的,这样很不好。”今年,她只买了两支蜡烛,一小叠纸钱,“尽孝并不是看烧的东西多少”。

不过,也有个别祭扫者存在不文明祭扫行为。例如有人无视墓区不允许携带烟花爆竹进入、不允许燃放的规定,夹带鞭炮进入墓区燃放。还有人虽然借用了燃烧祭品的小桶,却把灰烬随意倾倒在草坪上。

据自治区民政厅清明节工作办公室统计,截至5日下午3时,全区67个祭扫观测点(包括全区各地的公墓、殡仪馆等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祭扫群众约133.76万人次,与去年清明节首日相比增加约7.6%。各殡葬服务机构疏导机动车辆约27.77万辆次。全天未发生突发事件,祭扫活动井然有序。据观察,祭扫高峰出现在上午9时至中午12时。由于人流、车流集中,墓园周边极易出现拥堵。因此建议公众避开高峰时段,错峰祭扫,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低碳祭扫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

新闻推荐

南宁青秀区:群龙起舞送欢乐

本报南宁讯4月4日,南宁市青秀区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在南湖公园三月三欢歌广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支舞龙队伍同台竞技,共庆“...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