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南宁日报 2019-02-16 07:18 大字

车驾管网络服务平台大厅值班人员在网上解答群众咨询。(警方供图)通过扫码关注公众号,市民能更便捷地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程勇可摄南宁市不动产登记再添自助服务点,为市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便捷服务。

(牙璞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南宁市将从优服务破难题活机制入手,以良好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一主题,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奋力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两会新闻会客厅

●关键词机构改革

今年1月25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正式批复《南宁市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中,南宁市、县两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列明的20项“规定动作”不变通不走样,确保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中央、自治区保持基本对应。同时,因地制宜谋划好“自选动作”,坚持聚焦南宁实际,解决南宁问题,凸显南宁特色。

市政协委员、市编办主任黄振生说:“报告提出,要组织实施机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为此,市编办将全力组织实施地方机构改革。” 黄振生表示,自治区已经批复南宁市机构改革方案,按南宁市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部署安排,市编办将扎实做好南宁市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完成涉及部门“三定”规定的拟订、报批、实施工作,确保按中央和自治区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项目,推行“一事通办”,优化“全链条审批”新模式,推行“套餐定制式”一体化、精准化政务服务。持续推进“354560”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落实项目审批“五个优化”“五个简化”政策措施,推动“多评合一”“方案合审”“多图联审”,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和管理系统。

市人大代表、青秀区委书记唐小若表示,今年青秀区将不断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定企业投资发展信心,坚持招大商、引强资,让青秀区成为最受企业心仪的投资热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青秀区将通过加强硬件投入,提升投资‘硬环境’,通过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服务‘软环境’。”唐小若说,去年,青秀区在全市率先公布乡镇“四所合一”编制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启动开发集政策宣传、政务服务、智慧办公为一体的“手上青秀”APP,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今年将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行行政审批“一事通办”;完善新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一次搞定”;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科学发挥重大项目指挥部综合协调、科学调度作用,强力推进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规范各类涉企行政行为,坚决破除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着力为企业投资、经营和发展营造最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关键词一网通办

2018年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做出大胆尝试,将市人社系统的十个信息系统,统一整合为“智慧人社”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门式”服务改革,成功打造“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的全新人社公共服务体验,有效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进门,网上办;进一门,一窗办;简便事,自助办”。

市人大代表、市人社局局长刘德宁表示,结合南宁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今年市人社局将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努力做到市人社部门的262项业务中,除部分涉密业务外,其余254项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可以办理,也全部进入到市人社一门式办事大厅,实现进一门就可以通办市人社部门的254项业务,只需准备一套材料,跑一个地方,一窗就能够通办。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还将分别加强与发改、民政、财政、编办、卫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打通信息壁垒,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采取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举措,助力南宁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列席人员、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黄定说,2019年,市行政审批局将全面推行“马上办、限时办、集约办、移动办”等“四办”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首府“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和营商环境改善提升。

首先是推行马上办,让服务更贴心。市行政审批局将创新“申请人承诺审批制”,对涉及生产经营许可的7个许可事项中引入信用审批机制,只要申请人符合既定条件以及作出具体承诺,窗口人员即可做出审批决定和发放有关证照,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

第二是推行限时办,让服务更快捷。开展政务服务“时限再减一半”行动,聚焦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等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开展办事清单优化行动,对“一次性告知”“只需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张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再造流程,在2019年底前实现90%以上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第三是推行集约办,让服务更优质。黄定介绍说,市行政审批局将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推行关联事项并联办理、集成审批,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原来“多个窗口、多套材料”向“一个窗口、一套材料”转变,做到“一窗受理”“一事通办”。

第四是推行移动办,让服务更高效。市行政审批局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纵向横向身份互认以及各部门业务系统的认证对接,实现政务服务“一号认证”。拓展“爱南宁APP”便民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类事项移动端的办理比例。

●关键词智慧城市

探索推进“智慧城市+信用南宁”建设,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进城市信用分在公共交通、看病就医、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市政协委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院长黎卫关注智慧城市有关智慧就业建设方面。她表示,基于“互联网+”战略,建立一个专业的基于大数据的就业创业平台, 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企业的智慧服务互联,营造全新的就业创业模式,为用户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智慧创业就业生态圈,南宁市“智慧就业创业平台”的建设对大力推进南宁市就业创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黎卫建议,南宁市应尽快打造南宁市“智慧就业创业平台”。应用大数据、云服务技术,全面推进南宁市“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联网发布南宁市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和各区、县、乡镇、社区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见习、培训等服务信息。全面开展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业务协同,实行就业创业政策受理、审核、实施一体化办理。全程记录落实政策和提供服务信息,全面推进信息数据向上集中,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交换共享和动态管理。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和管理服务运行平台。积极推动电子社保卡线上业务领域应用等。

两会聚焦

如何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市政协委员、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徐洪涛提出了《关于建设完善南宁市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场外现状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推动了“一事通办”改革,营造了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优化了南宁市的营商环境。

●委员解读

目前,南宁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仍是局部区域和部分领域的探索实践,困扰企业与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等现象并没有完全消除,南宁市与先进省份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目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南宁市的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

因此,徐洪涛认为,能否建设好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持体系,关系到南宁市“放管服”改革的成败,是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的大事。他建议通过加快建设南宁市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关键环节,逐步构建南宁市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 对策建议

南宁市如何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对此,徐洪涛建议,完善政务服务基础网络设施,扩大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加快向村(社区)一级延伸,具备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政务服务支撑能力;通过整合集聚全市各级各部门所有的非涉密政务数据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中心;打造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便捷移动门户,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接入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移动应用,让更多的事项可以通过手机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

市民之声

手机就能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真想不到,用微信办执照这么方便。”近日,黄宗旺通过微信受理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目前,在青秀区,创业者通过工商质监局微信办照云平台,足不出户便可以向该城区申请办理执照等相关业务。

目前,青秀区市场主体总量占南宁市总量的1/3左右,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00余户。青秀区工商质监局负责人介绍说,传统的窗口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据介绍,青秀区工商质监局证照信息智能预审云平台的应用,将原来的9个环节缩减至6个环节,其中只有“提交纸质材料”环节需要到工商局办理,其余在网上就可办好,极大地简化了办事流程。

营业执照办理下来了,企业可以到窗口领取纸质营业执照,也可以要求邮政快递送达。“希望以后办理审批事项的手续越来越简单,更加方便群众。”黄宗旺说道。

从“多头跑”到“码上办”

走进位于南宁市民中心3楼的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宽敞舒适的业务办理大厅、实时滚动业务受理现场排队信息的大屏幕、快捷便利的自助打证机……种种便民设施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倍感舒心,发出的一张张不动产权证实现“房地合一”,有效保障了市民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

“现在办证比以前轻松多了!” 在本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客服专员的李颖说,现在办理不动产权证只要一项材料,批量办理只要2—3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证件。而且不动产登记还实行“一码通办”,即从业务受理开始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二维码,该二维码贯穿业务办理、进度咨询、电子证照查验等业务办理的始终,“一码”可知不动产“前世今生”。“不少业主提交材料给我后,几天就可拿到证书。”

我在两会现场

市政协委员、江南区政协副主席、江南区工商联主席陈洁:建议成立由各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南宁市民营经济智库。通过加强政府和非公企业间的沟通交流联系,进一步优化南宁市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市政协委员、南宁市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李照刚:建议政府部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简化审批环节,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堵点和难点。

市政协委员、广西正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华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昭慧:建议发挥政府主导,构建南宁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改善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环境。通过构建公开透明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防范信用风险。

新闻推荐

9家娱乐场所侵权 148件案件被强制执行

执行现场。青秀法院供图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经小飞通讯员何伟刘中伟)2月14日,南宁青秀区人民法院开展了“青秀利剑”之“玫...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