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法律武器为群众排忧解难

南宁日报 2019-01-23 06:44 大字

苏黎(右)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倾听诉求。(蒋得兴 摄)

【点赞人物】南宁市西乡塘法律事务中心主任苏黎

【点赞事迹】从事26年法律实务工作,引导上访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当弱势群体贴心人,甘当村(社区)法律“军师”,为村委(社区)提供免费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把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献给了法律事务。2017年,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11月,成为广西信访矛盾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和全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专家。

为政府与群众架起“连心桥”

信访接待无小事,桩桩件件牵民心。

2018年3月,石埠街道罗文村韦某洁一家、韦某倩一家和上尧街道上尧村陈某凤等10多人到信访局上访,信访局工作人员认真了解核实情况后,建议上访者走法律诉讼程序,并帮助他们积极与西乡塘区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寻求援助。

经过审查,该案件符合援助条件,苏黎成为该案承办人,对于案情,苏黎没有丝毫怠慢,全面掌握原告提供的土地承包证、户口本、房产证、选民证等证据材料。同年4月,在法庭上,苏黎据理力争,法理清晰,引经据典,以案释法,根据现有证据,依据法律,维护当事人权益。

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苏黎积极参与信访接待,引导群众尊法学法用法,依法解决问题,或申请人民调解,或向法院起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热心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甘当村(社区)法律“军师”

苏黎是村委(社区)法律专家。身为友爱村、南铁北一社区等5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他特地制作法律顾问联系卡,方便群众联系;创建法律顾问微信群,群众可随时咨询法律问题。群众足不出户,只需拨打电话或上网咨询,就可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服务送上门”。

就在前不久,南铁北四社区居民黄女士发微信咨询,“丈夫去世,生有一女,请问该如何将房产证转到自己个人名下”。苏黎立即回复称,一是通过公证方式继承,二是向法院申请调解继承,拿着其中任何一种法律文书就可以办理过户手续。

秀厢村一租户向苏黎打来电话咨询,问:“我和丈夫感情不和,而且长期在外地打工。夫妻分居两年后,是不是可以自动离婚?”苏黎答复说:“根据法律规定,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只是离婚的必要条件,不是当然条件。你要离婚,必须向法院起诉或者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这些法律问题虽不严重,却是百姓的烦心事。曾几何时,有村民因为不知法、不懂法,吃了不少亏。2015年起,苏黎担任法律顾问,成为村里的法律宣传员、法律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走街串巷入户,参与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对矛盾纠纷抓早抓小,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审核村委各类合同,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开设法治微讲堂,经常上法治课,讲解刑法、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把法治种子播撒到田间地头,让法治理念深入群众的脑和心。

“以前没有法律专家的时候,村民遇到矛盾纠纷就一股劲上访,甚至聚众闹事。而如今,法律专家来了,积极引导村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村委经常邀请苏黎参与重大事项讨论,很多法律疑问,他一讲就通。”衡阳街道办友爱村主任黄以光说。

近两年,苏黎参与各种政府信访接待150余次,参与政府重大矛盾纠纷调解20余次,解答村委、村民法律疑问近千条,办理50多件法律援助案件,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快乐寒假 安全先行

为增强幼儿防骗意识,提高防拐防骗能力,南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对幼儿开展“防拐防骗,安全常记”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霍姗姗摄)1...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