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碎片里重拾南宁往事

南宁日报 2019-01-11 06:07 大字

南宁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这不仅仅是外来者迫切要了解的问题,对于诸多土生土长的南宁本地人而言,这也是一个亟须思考和再认识的议题。那么,从哪一个角度去阅读,才能透过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的肌理,触及一座城市的灵魂呢?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走进市井巷陌,在老房老院斑驳的墙壁上感受那股烟火气,在沉淀着千百年光阴的风物中体会烟波浩渺的时光。

只有时间,才能赋予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个性与灵魂。

近期出版的《老南宁记忆》一书,就试图对南宁这座老城进行一次系统的文化梳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入城市的根系与枝蔓,不仅作为一次寻幽探胜式的发现,更是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对人们记忆中的时光作一次梳理与钩沉。因此,《老南宁记忆》一头扎进了市井之中,努力以在场语境重现深埋于时光深处的旧日生活原貌,如同朝花夕拾,往事重温。

所谓城市文化,是一个杂糅着精神理念、文化载体与市井生活的复杂概念,人人心中都有个模糊的影子,但要一五一十地讲清楚,恐怕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旧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深入地渗透在庙堂会馆、器物玩件、饮食衣着、礼俗风物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以至于撷取任何一端,都无法窥其全貌。跟随着《老南宁记忆》的文字,你可以沿着一条时空隧道在千百年的岁月里穿梭来去,在邕江之畔聆听弘仁寺的钟声,在古城墙下逛一遍热闹的街市,在“三街两巷”中品尝地道的小吃,在孔庙里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些具体而微的场景和细节,拼凑成一幅舒展开阔的风情画卷,使“南宁”两个字所蕴涵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富有魅力。无论你对南宁熟悉还是陌生,都会在这本书中得到新的发现,进而恍然惊觉南宁这座城市当中被我们忽视已久的美与妖娆,其丰厚与多姿并不输于其他名声显赫的地方。

《老南宁记忆》的文字是灵动而内敛的,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可以隐约体会到压抑不住的由衷深情。这种写作方式或许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却更富于打动人心的感染力,辅以丰富的史料引用和严谨考证,并无损于其可信性。从写作角度而言,如果指望在典籍的故纸堆里探究文化源流,难免少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市井生活中的风物、闲趣、性情,不像掌握古文中的一段句读、国画中的一抹丹青般有迹可寻,从根本上来说,城市文化自在于一个独特的气场之中,而进入这一气场的最佳方式,需要有一个过来人以和煦亲切的文笔重构这一气场,并让阅读者自然而然地浸淫于其间。《老南宁记忆》正起到了这个作用。

书中摒弃了以往风物地理书籍中常用的资料图片,而是给每篇文章配以插画的形式作为视觉的补充,这一编辑思路别出心裁,效果也令人喜出望外。覃爱国和封宁是两位擅长国画创作的画家,他们的国画作品为该书增添了色彩。这些插画构思精巧、笔触细腻,很好地弥补了抽象文字的局限性,也突破了图片资料稀缺的限制,补充和延伸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欣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捧读《老南宁记忆》,是一次愉悦而兴奋的精神之旅。对于不熟悉南宁的人来说,它是一个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的窗口;而对于南宁本地人来说,它也可以进一步打开了你的视野,让你对身在其中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更多全新的感悟。展卷细读,古老邕州的风貌在舒缓而具旋律的文字与图画中得以丰富而纵深地呈现,凝固在书中的往事与风物、记忆与喟叹,渐次妖娆,渐次怒放,惊艳了千百年的时光。

新闻推荐

涓涓热血暖寒冬 医者大爱显真情

医务人员积极献血。(陈永尚摄)1月8日至10日,主题为“献血法规二十载,温暖邕城万民心”的献血活动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及五...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