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下发通知,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记者走访南宁中小学生使用学习类App情况 小学普遍用App布置作业学生家长有赞有弹
一名学生在做“作业盒子”里的习题。 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摄 家长王女士的手机里,下载了多款学习类软件。 手机截图
南国早报记者蒋晓梅实习生文德艳梁莹莹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南宁市的中小学校都在使用哪些学习类App?家长和老师又是如何看待App进校园的呢?南国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探访:
学习类App以学科作业为主
记者采访发现,学习类的App在南宁小学阶段使用非常普遍,大部分为学科老师要求下载,每天需让孩子在App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少部分为老师推荐使用。据了解,每位家长基本按照要求下载了一两个学习类App,有些家长下载的App甚至达到四五个。
王女士的小孩就读于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她掏出手机数了数,老师要求下载的App已经达到5个。其中,“一起作业”用于英语学科,主要是跟读句子或做一些英语选择题等;“一米阅读”用于语文学科,主要是朗读课文和完成老师发布的主题阅读作业;“作业盒子”用于数学学科,主要是一些口算题等;“青青子衿阅作业”则通过上传语文、数学等学科同步练习册,系统自动批改作业;此外,还有面向家长端的“家长通”,以便及时接收老师消息。王女士介绍,这些App并不会每天都布置作业,但各科加起来,每天花在App上的作业时间在15~30分钟。
1月3日下午5时,友爱小学门口聚集了很多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林女士有两个孩子,分别在此就读一年级和三年级。她说,最多的时候,她也下过5个App,用来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林女士估算,每个小孩每天要在这些App上耗费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做作业。
中学要求使用学习类App的情况较少,学校基本不会将作业发布在App上让学生完成。在南宁市第八中学(初中部),一款名为“口语100”的英语App“风靡”于学生们的课后作业中。此软件标榜可“通过将您的发音与标准英语对比,可以对每个音节作出评分,即使在没有外教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该软件的语音反馈和纠正”。初一的陈同学告诉记者,这是老师推荐使用的,他自己也觉得挺有用。
2家长:
有的担忧苦恼,有的认可欢迎
此次,教育部之所以对进校园的App进行排查,是源于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记者采访到的学生和家长,都表示没留意到学习类App包含色情暴力或网络游戏,但商业广告或引导充值成为会员等确实存在。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三的小何自行下载了“小袁搜题”等App作为学习辅助工具,对于这类App上投放的广告,小何觉得习以为常:“弹出的(广告)界面是肯定有的,要不然他们怎么赚钱。”他的应对办法就是直接关掉广告界面。
此外,家长反馈“一米阅读”“作业盒子”“口语100”等多款学习软件,都需要充值会员,才能在App中享受更多特权,玩更多项目。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有段时间她儿子迷恋“作业盒子”中的闯关游戏,她曾充值了3个月会员,费用不算高,也就是几十元。她发现,班上不少孩子在“作业盒子”中的积分都很高,应该是充值了会员。
对教育部严查有害App进校园,家长都表示支持。记者采访发现,对老师将部分作业布置在App上,不少家长并不赞成。家长们认为,孩子的自制力不强,他们有可能借着写作业的机会,偷偷玩手机。此外,害怕孩子近视,也是家长反对在App上布置作业的主要原因。刘女士对老师布置的App作业非常苦恼,她在防城港工作,丈夫虽然在南宁但常常需要加班,爷爷奶奶又不会用智能手机,她只好教会孩子用智能机完成作业,“没法监管孩子,不知道她是否会借此玩游戏或看视频”。
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学习类App表现出欢迎的态度。家长龚女士表示,社会在进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大量简单、反复的练习,与书面作业相比,一些App上的作业更生动、有趣,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只要控制好App上的作业量,选择合适的App,她认为有助于孩子学习。
3教师:
可以作为补充,不能成为作业的主体
对于推荐安装一些学习类App,小学老师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一种趋势,可以作为书面作业的一种补充,但不能成为作业的主体。
在民主路小学教数学的罗老师表示,学校层面不会指定老师们用学习App,平时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会互相推荐好用的学习类App。以数学为例,一些App通过闯关、计时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圈子里互相竞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小学生自制力有限,一些孩子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积分不停闯关,而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对学生的视力确实有影响。罗老师认为,App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但不是必须要用,她并不推荐在App上布置作业,在她看来,布置书面作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业的难度和量的把握,都需要老师用心揣摩。
南宁十七中教物理的王老师同时负责学校的信息化技术工作,对学习类App颇为关注。他告诉记者,北上广地区对学习类App使用率要高于南宁,外出学习时专家也会经常推荐一些学习类的App,他尝试下载过不少款,最后发现只能免费使用一些基本功能,更高级的功能都需要收费,最终只能作罢。例如,有款软件,学生在App上完成作业后,能实现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知识缺陷进行分析,有助于老师针对性教学,但因为涉及到收费,他最终没有向家长推荐。并且,让学生用智能终端,无法监控学生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也令老师和家长担忧。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教育厅需要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再下发通知,具体实施方案正在研究制订中。
新闻推荐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 我区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实现达标
今报南宁讯(记者余锋通讯员秦辉)1月3日,记者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自治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区开...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