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皆人生
业界观察
本报记者李湘萍
说起陈佩斯,观众脑海中立马会呈现那个在舞台上吃面条、演配角、卖羊肉串也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的“陈小二”形象。提起杨立新,不少观众则会想起国内经典情景剧《我爱我家》里的爸爸贾志国。近日,这两位演员携大型原创舞台喜剧作品话剧《戏台》来到南宁,出现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师课”课堂上,与南宁戏迷面对面分享戏剧的魅力及艺术创作心得。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南宁的陈佩斯,对之前南宁城印象深刻的是“摩托车非常多”“绿灯一亮,它们就像马蜂一样‘轰轰轰’地驶出去”,如今的南宁则让他感觉到更现代化了。而说起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连演两场的《戏台》,陈佩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台戏就像南宁的老友粉、柳州的螺蛳粉一样,又酸又辣,够味!”
于2015年在北京首演的《戏台》,至今已经完成了超过200场演出,足迹遍布全国41个城市,深受业内人士及普通观众的称赞。剧中20余名大小人物,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共同演绎了一段乱世之中求生存的戏班子故事。这些发生在戏班后台的故事,打破了常规的舞台空间意识,将舞台进行“大翻转”,把一向神秘的后台变成向观众开放的舞台,而惯常所见的舞台又被虚化到“幕后”成为“画外”,可谓“台上见台,戏中有戏”。戏中人演的是一出经典悲剧《霸王别姬》,实则也是一部寓庄于谐的讽刺喜剧,通过精湛的舞台表演弘扬了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发出关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即便道行再深,一个人也不可能完成一台戏。话剧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表演艺术,所有人都是为了作品而不停地打磨。”陈佩斯说,《戏台》演了200多场,每一场给观众的感受都不一样,那是因为演员们每场演出后都在琢磨怎么演好这出戏,所有细节上的调整是为了戏更好看。
当主持人问起杨立新跟陈佩斯演“对手戏”是否默契时,杨立新说这无关默契程度,是水平问题,与演员的舞台经验、生活阅历有关。他赞同一个观点:“不会演戏的演的是戏,会演戏的演的是人。”他认为,好的演员在台上是冷静的,且能做到“台上四两拨台下千斤”。至于如何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搬上舞台,则要考虑分寸和角度。
两位主演都坚信《戏台》有好的故事、结构和表现形式,并不惧怕多元化娱乐方式的挑战,并坚持以话剧的形式演出,享受通过自己的表演功力去驾驭舞台的感觉。“戏剧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市井人物、各色人等,塑造的形象要有血有肉,不能缺了‘生命’。”陈佩斯说,戏要演人的行为,看得到人的行动,这样戏才好看。
据了解,“大师课”课堂是保利院线实行的集美育、普及、互动演出为一体的公益活动,由艺术团体、观众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将在“周年庆演出季”中,推出芭蕾舞《天鹅湖》《胡桃夹子》、音乐剧《灰姑娘》、儿童剧《故宫里的小不点》等中外优秀剧目,让观众近距离体验难忘的艺术之旅。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邓盛龙)12月21日,2018年南宁市创业大赛晋级赛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举行。据悉,大赛...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