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南宁市城市建设变化翻天覆地 路桥伸延地平线 高楼攀向天际线

南宁晚报 2018-12-10 13:39 大字

晚霞下的邕城美景让人如痴如醉 黄维业摄

■本报记者韩沛 通讯员邓胜佳

一条条蓬勃向上的发展曲线,勾勒出一个美丽南宁的成长奇迹。

南宁市区城市道路总长度,由1950年的90.4千米增长到2017年的1748.74千米;跨邕江的大桥从1964的“一桥独秀”,到如今的多座跨江大桥“竞相绽放”;“第一高楼”从1952年高29米的望火楼,“长高”到2018年403米高的华润中心东写字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南宁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宁市不断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打造绿城宜居环境,铸造了城市建设发展的灿烂与辉煌。

67年从90.4千米到1748千米

城市道路总长增长19倍

民族大道由西向东穿越南宁市最主要的区域,大道两侧高楼大厦林立,是南宁市名片之一,被称为“壮乡第一路”。

12.5千米长的民族大道,凝聚着南宁人的记忆。民族大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其间经历过多次改造及往东延长。直至2016年,修复整治工程的完工给这条经常接受“缝缝补补”的城市大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大道一头是人气十足的老城区,一头是活力四射的新城区,一路走来,城市版图不断扩张。市民经由民族大道,便捷地穿梭在新老繁华城区之间。

而民族大道之蝶变,只是南宁城市道路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一组由南宁市城乡建委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南宁市的市政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呈现成倍数增长态势:南宁市区城市道路总长度1950年为90.4千米,1978年为122.89千米,1998年为697千米,2010年为1307.2千米,2017年为1748.74千米。

为让百姓出行更加便利、畅通,南宁市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持续狠抓市政交通设施建设。2016年,位于五象新区的玉洞大道“霸气”亮相——路幅宽度由原来的60米扩建为120米共16条行车道,其中还设置了快速公交专用道,成为南宁市最宽的市政道路;总长22.1千米的吴圩机场第二高速路通车,从柳沙五象片区到机场只需约30分钟。

2017年8月底,大学路整治提升工程全线通车,以前“雨天一脚水、人车乱抢道”的大学路变身为宽阔平整、高效通畅的“学府书香第一路”。

今年7月,平乐大道(南宁大桥南—凤凰路)沿线风貌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将打造“民族大道升级版”。11月,五象新区总部基地20条道路换上“新装”;11月30日,东西向快速路主路全线通车,全程立交、无红绿灯,半个小时可从埌东片区快速通达西乡塘区,有效化解城市“堵”局。

54年从“一桥独秀”到“竞相绽放”

道道“虹桥”飞架邕江两岸

一条邕江穿城而过,将南宁分成江南、江北两大片区,桥成为南宁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1964年,邕江上首座跨江大桥建成通车。截至2018年7月,54年来,随着南宁大桥、五象大桥、英华大桥、青山大桥、良庆大桥等一批桥梁项目建成通车,多座跨邕江大桥竞相绽放。

从仅仅提供交通便利促进两岸发展,到兼具实用和观赏性,一座座飞虹在连接南宁市各主干道的同时,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1964年,正式竣工通车的邕江大桥成为邕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一桥飞架,带来的不仅是人们来往江北江南的交通便捷,更带动南宁诞生了第一个工业区,城市经济由此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

随着南宁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江南和江北两岸民众交通往来的需要,飞架邕江南北的“虹桥”越来越多。中兴大桥、白沙大桥、清川大桥、葫芦鼎大桥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江南江北往来更加顺畅。

2009年建成通车的南宁大桥,将邕江两岸新老城区通行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为南宁市经济向南腾飞蓄势助力。此后建成通车的五象大桥、英华大桥,为五象新区与柳沙片区、南宁城市中心区之间搭建了一条便捷通道,改变了该区域南宁大桥“独挑大梁”的局面。

2016年建成通车的良庆大桥,在碧绿的江水和苍翠的远山映衬下,成为邕江上一道橘色风景线。2017年通车的青山大桥,是目前南宁跨江桥中最高、主跨最长的桥梁。这两座大桥的建成,在五象新区与凤岭片区、南宁东站之间形成便捷的南北向交通干道,为五象新区及凤岭片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柱。

66年从29米到403米

邕城“第一高楼”华丽变身

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南宁高度”也在不断攀升。

从建于1952年高29米的望火楼,到上个世纪70年代建成的邕江宾馆、80年代建成的南方大厦、90年代建成的工行大厦,2006年建成的276米高的地王大厦,再到广西在建第一高楼403米的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最高建筑的变化,折射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创高的“第一高楼”,正是南宁这座城市60年来跨越式发展的写照。

据资料记载,建于1952年的望火楼,楼高29米,是上世纪50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也是广西第一高楼,与高30多米的新华街水塔两相呼应。

当43.5米高的邕江宾馆在1973年破土而出,南宁最高楼的“王冠”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它的头上。当然,这座制高一时的宾馆很快就被后来者取代。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繁华的朝阳路北段的银河大厦与南方大厦,分别以74米、84米的高度,相继夺得南宁第一高楼的称号。

进入21世纪,作为城市地标,南宁第一高楼的桂冠频繁易主。到了2006年,南宁首座超高层建筑——地王大厦以58层276米的高度占据南宁上空。直到今天,地王云顶观光依然是游客欣赏南宁的最佳景点之一。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其主体钢结构已于今年8月封顶,建成后将以403米的高度刷新八桂大地的新纪录。在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所在的东盟商务区,还有3座超过300米的超限高层建筑,分别为318米高的九州国际大厦、325.5米高的广西金融广场和391米高的龙光世纪大厦。

据了解,到目前,南宁市管建筑中已竣工超高层建筑72栋,在建超高层建筑83栋。从29米到403米,60余年间,“第一高楼”的“身高”增长了近13倍。

新闻推荐

新地标拔地而起 新南宁日新月异

邕江民生旅游码头本报记者宋延康摄南宁市图书馆本报记者宋延康摄广西体育中心本报记者宋延康摄广西民族博物馆本报记者宋...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