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搬“新家”
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新馆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的省级三类馆设计建设,可容纳馆藏纸质档案70万卷。图为外观简约大气的市国家档案馆新馆。本报记者韦静 摄
档案,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以及数百代人源流至今的珍贵历史。
经南宁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今年11月28日起,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正式从新民路65号搬迁至五象新区玉洞大道19号新馆,29日上午,近10万卷纸质档案和一批珍贵实物档案“乘专车”来到“新家”。从此,南宁市档案事业开启新时代新篇章。
近10万卷纸质档案乔迁新馆
一幢幢红砖房、一张张老照片、一本本旧档案……29日,记者来到市国家档案馆旧馆,一股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1600多箱封装打包好的档案从这里运往位于五象新区的新馆。
1988年,南宁档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8月依法更名为南宁市国家档案馆。30多年时间里,作为地方综合国家档案馆,肩负起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重任。
南宁市档案局(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副局(馆)长张立于1990年进入档案馆工作,见证了南宁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旧馆是按照当时的标准进行建设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馆藏档案数量越来越多、馆内设施已不适应当前档案管理的标准和需求,因此,搬迁新馆提上了重要日程。”
此次新馆搬迁的纸质档案有近10万卷,还有一批珍贵的实物档案,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包括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档案、民国时期的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民生等,是南宁市重要的历史凭证,是不可再生的国家档案资源。为此,南宁市委、市政府对此次新馆档案搬迁工作高度重视,协调了公安、交警全程押运、护送,确保这批珍贵档案搬迁万无一失。
打造成现代化的数字档案馆
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新馆(含南宁市方志馆)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的省级三类馆设计建设,可容纳馆藏纸质档案70万卷。新馆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3.4亿元。其中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根据国家对档案馆建设的功能定位,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建成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功能的市级国家档案馆。”南宁市档案局(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局长(馆长)廖茂隆介绍,建成后的新馆已成为全国先进、广西一流的具有现代化气息、文化品位、民族风格、南方特色的首府南宁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档案不再局限于以“老黄历”的形式出现。该馆着眼档案管理现代化,积极探索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新模式,投入800多万元建设南宁市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项目已于今年9月竣工验收。目前,已开展市直机关电子文件(档案)移交工作,接收17家单位的文书、照片、会计、实物、音频、视频电子档案进馆;迁移了88家立档单位目录数据323.5万条。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不但填补了南宁市电子文件管理的空白,而且实现了“立足本市,西南领先,全国优秀,争创标杆”的建设目标。
查档者须持有相关合法证件
为确保搬迁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在11月12日至12月25日期间闭馆、暂停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12月26日将恢复向社会公众提供查阅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市民常查询哪些档案?查档需要哪些程序?“2005年以前的婚姻档案、部分南宁市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证明等涉及民生档案颇受市民关注,查档率较高。”廖茂隆介绍,查档者须持有相关合法证件(单位介绍信、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律师证等)申请查档。如查阅非公开档案资料,必须出具有关单位领导批准的证明。
此外,有查档需求的市民也可自行查阅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检索目录、政府公开信息。如需摘抄或复制档案资料时,须经馆内接待人员同意并按规定加盖档案馆专用章,方可用作凭证。
本报记者韦静
新闻推荐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送“福利”一批市政配套兑现,这些楼盘最受益
“百里秀美邕江”景观带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城市东西向快速路西段快速公交(BRT)2号线五象湖站园博园实景记者_周文彬见习记者_...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