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辉煌60年 看壮美新广西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采访团报道南宁新发展、新风貌
在南宁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中央媒体采访团采访地铁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赵金玲/文赖有光/图
昨日,“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大型采访活动在南宁拉开帷幕,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27家中央和部分省区市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记者参与报道。从10月22日到24日,中央媒体采访团将分别走进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南宁地铁、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百里秀美邕江、那考河湿地公园等地进行采访,聚焦壮乡首府新时代、新作为、新气象,突出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此外,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也于昨日在南宁开展。活动中,两个采访团参加了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会。
会上介绍,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南宁渠道”升级、绿城品质升级、深化改革升级、法治南宁升级、民生福祉升级,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国家卫生城市“二连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第一站·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
地方国有资产如何实现充分有效管理?如何降低国有企业投融资成本、纾解债务压力、防范腐败?这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
据介绍,2016年7月,南宁市与中国平安携手,在全国首创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以下简称智能云平台)。2017年6月,智能云平台一期建设内容正式上线运行,2018年1月二期建设内容相继上线。
昨日下午,中央媒体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该平台通过打破长期横亘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公共国有资产家底“一目了然”。同时,创新风险预警机制,让政府债务风险“先知先觉”,推进动态监管,让制度反腐笼子“扎紧织密”。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站的谢洋看来,这次采访能接触到这个智能云平台,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谢洋认为,南宁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在全国实现对政府资产负债的动态平衡管理,这个报道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站·南宁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
2016年6月28日,南宁地铁1号线东段开通试运营,这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开通运营的第一条地铁。目前,南宁地铁1号线、2号线已形成“十”字形线网骨架,南宁市从此迈入地铁换乘时代。
干净整洁的环境,乘客有序进站乘车……在南宁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南宁地铁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台靳丹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靳丹妮说,南宁地铁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开通运营的第一条地铁。在采访现场,她看到地铁站非常整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引导乘客有序进站乘车,感受到南宁的快速发展。
南宁地铁的开通极大方便市民出行,对于这一点,农民日报广西记者站的高飞深有感触。2年前,他来到南宁时,从南宁火车东站到市区需要打车。地铁开通后,他往返火车东站就直接坐地铁,省去了路上堵车等烦心事,这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在高飞看来,这几年南宁发展变化大,比如说城市建设、生态发展等。
第三站·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广西南宁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场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约560亩,建筑群体由东翼、侧翼、前翼、中翼和尾翼几个部分组成。
昨日,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在中央广电总台央广广西记者站的张磊看来,在南宁的采访点中,分量比较重的是关于南宁渠道,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等等,这几个方面突出了南宁渠道的内容。
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因此受人瞩目。对此,张磊打算从细节入手,通过细节的内容来体现南宁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通过采访,张磊了解到,如果要在会展中心举办一个会议,需提前一年预约;2017年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各类展览60场,基本上每周都有一次展会等。他认为,这说明会展中心利用率高,说明客商、文化界等各方人士喜欢来会展中心办展会推荐自我或寻找商机,这是体现南宁渠道的作用,从小变大,从窄变宽,越来越全面的发展过程。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赵超通讯员/覃捷)10月17日一早,南宁市邕宁区卫监所帮扶干部颜维坚,即从城里冒雨驱车来到百济镇南华村,与驻村...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