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东博盛会 共享发展红利 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公众开放日侧记

广西日报 2018-09-16 07:51 大字

本报记者胡铁军

9月15日,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面向公众开放,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汹涌,接踵摩肩。精彩纷呈的展馆、丰富新奇的展品,让观众大呼过瘾,满载而归。

异国风情耳目一新

今年,主办方将上届的“一带一路”展区与国际展区合并为“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来自遥远异国琳琅满目的商品,成为展区最大的亮点之一。

巴基斯坦的银器、印度的檀木家具、斯里兰卡的红茶、尼泊尔的唐卡和羊绒披肩、埃及的树皮画、俄罗斯的鱼子酱……这些平时在南宁难得一见的商品,吸引了许多逛展观众的眼球,欣赏试用、讨价还价、拍照合影玩得不亦乐乎。

意大利的包包、韩国的化妆品、澳大利亚的奶粉……这些海淘代购者的最爱,如今可以面对面选购,而且物美价平,这让不少观众喜出望外,纷纷解囊。

现学中文有奇效

“走过路过别错过”“最后一天大甩卖”,巴基斯坦客商巴卡·汉几句不太标准的中文吆喝,还真招揽了一大群顾客。其实,这几句中文是他入乡随俗现学现卖的。

原来,巴基斯坦展区就在广西云全媒体直播中心对面,头脑活络的巴卡·汉就地组织“中文速成班”,向“广西云”的记者请教一些简单的中文吆喝句子,高大上的跨国贸易跟接地气的营销方式一结合,效果立竿见影,成交了好几单生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短短几天,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真不想离开。”巴卡·汉用英语告诉记者,他想学好中文,明年还要来南宁。

从销售员到博士高管

2009年,越南人陈文唐以企业销售员的身份,首次参加东博会。东博会开拓了他的眼界,他决定留在广西求学,提升自己的能力。后来,他在广西民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越南广义制糖公司旗下的一家豆奶厂担任中国区销售经理。

陈文唐说,在南宁学习生活这么多年,他逐渐喜欢上这座城市,想在这里成就一番事业。“东博会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发展,我也是发展红利的受益者。”他说,今年他代表公司,再次参加东博会寻求商机。“我相信,随着东博会规格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好,参展企业也会水涨船高,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新闻推荐

今年“十一”黄金周前我区再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门票降价幅度不低于20%景区观光车、游船、索道票价偏高的也要降

今报南宁讯(记者佘鸿雁)9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物价局获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要求,今年“十一”黄金周前我区就再降低一...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