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精心制作《百里秀美邕江图》走进东博会现场 手绘长卷惊艳亮相 读者纷纷点赞

南宁晚报 2018-09-13 08:10 大字

外国艺术家开心地与《百里秀美邕江图》合照 本报记者 潘浩 摄嘉宾仔细观看手绘长卷 本报记者 陈卓凡 摄

本报讯(记者 彭媛媛)15年铸就辉煌。昨日,由《南宁晚报》精心制作、以“15年铸就辉煌”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刊走进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特刊共16个版,多角度多视角报道南宁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展现南宁的美丽画卷,引发嘉宾和读者广泛赞誉。

2004年开始,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南宁。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的15周年。从2004年至今,东博会从零开始,坚持创新、不断发展,从服务“10+1”到服务RCEP,再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开拓进取的姿态迎来东博会、峰会15周年。

《南宁晚报》打造16个版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刊,传递南宁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打造“南宁渠道”升级版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城市不断长大形成“七城区五县区”展现更强的生命力;不断刷新城市“颜值和气质”的高楼和智行路网,面向世界开放包容而优化的营商环境;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百里秀美邕江项目……站在新的起点,南宁势必继续乘势而上,再创新辉煌。

昨日,特刊送到了东博会主会场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手中,大家争相传阅。专业观众纷纷表示,通过特刊,他们了解到了南宁市各行各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相关新闻

1.56米手绘长卷图 一览百里秀美邕江

■本报记者 彭媛媛

一条作为城市血脉的“母亲河”,一份记录城市发展的报纸。《南宁晚报》通过手绘、AR、航拍技术相结合,浓缩出一幅《百里秀美邕江图》。昨日,《南宁晚报》献礼东博会的1.56米手绘《百里秀美邕江图》一亮相,便惊艳了东博会会场,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大家称赞《百里秀美邕江图》有创意,激活了邕江,秀出了美丽南宁,纷纷通过QQ扫描,一览邕江美景视频。

原来邕江两岸已经大变样

当天,这幅手绘《百里秀美邕江图》在东博会现场揭开面纱,现场东盟各国客商和持有专业观众证的读者,纷纷与这幅手绘长卷留影。

市民黎勇说,看了《百里秀美邕江图》,他才发现如今邕江两岸变化这么大,昔日停泊在岸边的水上人家已上岸安居乐业,两岸的菜地乱草堆被一个个主题风格不同的滨水公园取代。而在邕江两岸出现的地标建筑就是“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真实写照,将江与城和谐融合,处处凸显了南宁的生态美。

创意画卷展现城市无限美

“用一幅画,串联了邕江、报纸和展会等元素,展现了南宁的美好。”读者黄玉芳说,她早在手绘长卷征集最美地标建筑时,就关注了“百里秀美邕江”的相关报道。

当天,她特意购买了一份报纸收藏。黄玉芳说,1.56米长的手绘《百里秀美邕江图》献礼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非常有意义,这长卷通过一条邕江河,让人们感受到了邕江见证南宁发展的每一步;记录着南宁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和谐生活的美好;通过一个永久落户南宁的东博会,让城市与经济开启黄金时代,“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铭记”。

AR视频让地标从纸上跃出

手绘画卷的与众不同,除了是一笔一画手绘出来的,还加入了AR技术,用手机QQ扫一扫就可看见视频,部分沿江地标建筑从纸上跃出。

市民覃柳用QQ对着长卷中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扫一扫,建筑立刻以“AR+航拍”的视频形式出现,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地标之美。

在点赞创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点赞邕江地标建筑。网友小珊珊是一名设计师,她说,展开这份手绘版的《百里秀美邕江图》,除了蜿蜒穿城而过的邕江,邕江附近地标建筑被很好地标注出来,展现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又展示了城市文化内涵,活灵活现地把城市和谐规划发展成一张活地图。

新闻推荐

虽功成不必在我 但功成必定有我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夜景。本报记者段柳健摄邕州海关工作人员对东博会参展商品进行核对查验。本报记者潘浩摄食药监局工作人...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