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二十四道拐” □梁万德
也许是一个从事文史工作多年的人特有的心理,在拜谒一个名胜时,我总是特别注重它的文化和历史积淀,总会把文化和历史积淀看得比自然景观更为重要。我对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的两次拜谒,正是出于这种心理。
2016年11月,我们作家协会的16名文友,第一次到贵州省晴隆县采风,自然少不了拜谒“二十四道拐”。然而,大雾阻挡了我们上瞭望台俯视“二十四道拐”的愿望,我们只好从山顶顺“二十四道拐”而下,领略了“二十四道拐”那留下历史沧桑痕迹、蜿蜒曲折的沙石路面和山脚下国务院2014年颁发的“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石碑。
国务院为什么将“二十四道拐”命名为“抗战公路”?这就是第一次拜谒“二十四道拐”给我留下的悬念和遗憾,再次拜谒“二十四道拐”,领略其历史和文化内涵也便成了我强烈的愿望。2017年秋天,县政协组织我们文史馆人员到晴隆县学习采风,晴隆县政协的同事又把我们带上了“二十四道拐”对面的瞭望台,我终于得以领略了“二十四道拐”那厚重的历史。
抗战初期,美国援华物资必须经过滇缅公路到达云南昆明后再经滇黔公路运送到内地抗战前线,1942年,美国援华工程部队1880工程兵营第二连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帮助维修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晴隆县城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全部出动抢修加固“二十四道拐”,历时10个月,终于修好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保证了每个月15000吨国际援华物资送到抗日前线,“二十四道拐”也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史迪威公路”中最重要的路段之一。
在瞭望台30余米的文化长廊,我领略了中华儿女在国难当头表现的高度凝聚力和爱国情怀。
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躏着中华的大好河山,他们狂妄叫喧“三个月消灭中国”,我们四万万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站在“二十四道拐”右上方的瞭望台,俯瞰蜿蜒曲折的“二十四道拐”抗战盘山公路,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滚滚硝烟,似乎看到了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在“二十四道拐”上空盘旋狂轰滥炸,似乎看到了中国军民可歌可泣而又悲壮的抗日场面。
我似乎看到,抗日战争爆发,东北抗联及数百万东北群众,在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的领导下,高唱《松花江上》奔赴抗日前线;似乎看到,凇泸会战、滇缅之战的滚滚硝烟;似乎看到了南京30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似乎看到了孕妇被日军用刺刀挑出没出生的孩子,似乎看到,20万姐妹被强征做慰安妇,日夜受日本侵略军的欺凌……
我还似乎看到,在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儿女总会表现出高度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安溪女青年白雪娇舍弃了优越的工作,瞒着父母,给父母留下“抗战家书”后毅然奔赴抗日前线;我似乎看到3000多位华侨远渡重洋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我想,今天中国之所以能不屈于强敌,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因为有这种凝聚力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吗?
正当我俯视左下方“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沉思中国军民当年艰苦抗日的种种场面时,几辆桂A牌汽车的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在文化长廊与一位60岁开外的大叔聊了起来,得知他们是南宁沙井人,恰巧与我同乡。我告诉他日军1939年占领南宁,把战马绑在我家的龙眼树干,因为马屎、马尿会使果树枯死,而这几棵龙眼正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我父亲苦苦要求日军移走战马,蛮不讲理的日军企图抓走我的父亲,为了活命,叔伯劝我父亲暂时躲避,我父亲几经波折,远走他乡,最后定居隆林。这位大叔也说,为了了却爷爷的心愿,今天带领他的老伴、儿孙、外孙等12人前来拜谒“二十四道拐”。当年他的爷爷作为昆仑会战的民工,听到了广州失陷的消息后,日军为了打击和破坏中国国际交通线、其中包括晴隆“二十四道拐”,威胁西南大后方,中国军民在南宁地区开展了昆仑会战,打死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了昆仑大捷,保护了西南国际交通线。他爷爷在弥留之际,嘱咐他若有机会,定要带领儿孙拜谒“二十四道拐”,让儿孙祖祖辈辈不忘日军的罪行,不忘中华民族的苦难。
再次拜谒“二十四道拐”,不仅让我领略了它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且看到了一个在国难当头表现出高度凝聚力的民族,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吗?
新闻推荐
南宁交警再次曝光近千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交通违法行为 外地车在邕不礼让斑马线同样被罚
扫码看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车辆名单本报讯(记者程勇可)外地车辆在南宁不礼让斑马线同样会被记分3分,罚款150元。6月19...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