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香飘扶贫路 邕宁区百济镇平派村菌菇产业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杨 静 通讯员 覃 捷
邕宁区百济镇平派村的一个菌菇种植大棚里,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按比例、按配方将菌棒捆扎好并整齐地排放;而在另一个菌菇大棚,工人们正把鲜嫩的秀珍菇分拣装袋……
平派村是一个只有2800多人口的小村,有贫困户49户,其中37户通过发展产业与外出务工顺利脱贫。在这些脱贫户中,有8户入股合作社发展菌菇种植,有8户长期在菌菇棚内务工。菌菇种植产业成为了村里的希望产业。
能人带动
创立村民合作社
周西韦是南宁市平派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食用菌基地负责人,也是平派村村委主任。2016年3月,他在村里率先尝试种植食用菌,因为操作简单、品种优良、成本不高,收到了很好的效益。“自己赚了钱是小事,能够带动乡亲们一起赚钱才是我最大的目标。”周西韦说。村“两委”班子充分讨论和精心研究,并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决定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们种植秀珍菇脱贫致富。
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成员中有8人是贫困户,都是以资金或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利用村民筹措资金、扶贫互助金共35万元,在原有2000平方米的菌菇基地的基础上,2017年底加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大棚。目前,村中共建有3个大棚共4000多平方米,小冷库已启用,大冷库还在建设中。
基地大棚内,几个工人正在忙碌地包装着菌棒。来自平派村坛朋坡的贫困户黄永红告诉记者:“每天有80元收入,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还能在家门口务工,这对我来说再好不过了。”
创新模式
惠及更多贫困户
合作社尝试多种模式发展,让村民、贫困户获益。村党支部书记廖奇朗介绍:“我们平时请来工作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村里的贫困户,因为一年四季都有工作,目前全村49户贫困户中已经有16户因菌菇种植而受益。”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扩大产业发展,合作社还创新模式,以“买棒卖菇,借棒还菇”的模式经营:村民可以从合作社以每个6.5元的价格购买菌棒,每个菌棒生长3—5个月,天热时20天收获一茬,天冷时40天收获一茬,合作社保价收购,每个菌棒的利润可达20—30元。
“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户,合作社还可以先将菌棒借给贫困户,等出菇后再抵消菌棒的成本,为贫困户解决启动资金的难题。”廖奇朗说,为保证村民能够养得出、养得好,合作社还会派人员定期到农户家中做好跟踪,做好技术指导,真正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绿色发展
保护好绿水青山
“桑枝珍品秀珍菇,此菌产自平派村”,这是平派村秀珍菇的包装广告语。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标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让品牌逐渐深入人心。下一步,合作社还计划申请产品地理标识。
“只要浇水保湿,就可以生长得很好,没有化肥更没有农药,我们的秀珍菇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将菇采摘包装后由合作社运到南宁市的海吉星、五里亭、金桥等批发市场,因为品质好,总是供不应求。”周西韦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作社绿色发展意识很强:捆扎菌棒的塑料袋用的是可消纳材质,虽然比普通的塑料袋价格高出不少,但能减少白色污染;在菌棒生长期结束后,合作社会将基地以及农户手中的废菌棒收集起来,发酵后成为优质有机肥,无偿提供给合作社社员以及贫困户,回归农田,真正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好、做强,就能带动整个村的村民脱贫致富。”周西韦说,他们还计划利用3年时间,通过和政府、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菌菇基地,引进新技术,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涵盖研发、种植、技术推广及深加工等较长产业链的农业主导产业,为平派村及百济镇的老百姓脱贫奔小康尽一份力。
新闻推荐
2月份南宁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9% 猪肉鲜菜瓜果成食品涨价主力军
本报讯(记者陈蕾)昨日,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发布调查数据,今年2月份,南宁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9%,涨幅较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受到春节效应影响,节日消费趋旺,市场上多种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不同...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