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女骑警英姿飒爽 工作训练巾帼不让须眉

南宁晚报 2018-03-09 06:33 大字

女骑警训练的强度与男骑警无差别本报通讯员 李南 摄练体能压个“一字马” 本报通讯员王勇 摄操控庞大的警用摩托车不容易,经常摔倒

本报通讯员劳运荣 摄6名女骑警全部来自基层大队

本报通讯员劳运荣 摄

■本报通讯员 张军 黄东玲记者 高宇峰

昨日上午,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馆外的机动车通道,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还伴随着姑娘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原来,这是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用摩托车技能培训场。当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6名女骑警热火朝天地开展训练,用独有的方式庆祝节日。不久的将来,这支英姿飒爽的女骑警队将活跃在南宁街头,维护交通平安畅通,成为邕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1

主动报名

6名警花入列女骑警

据了解,随着南宁城市建设发展,具有灵活、机动、快速等优点的警用摩托车,无疑是应对突发交通状况,及时赶赴现场的最好交通工具之一。

自2017年12月开始,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警队广泛开展警务战术、警用摩托车驾驶技能等训练,并集中举办了两期警用摩托车技能培训,20名技术优异的民警、辅警学员通过考核。

“6名女骑警中有3名民警、3名辅警,都来自基层大队。”培训教官、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卢琨介绍,“她们都是主动向支队报名要求参加摩托车技能训练的,这让我意外和感动。”

这6名靓丽的警花分别是民警汪阳、文棠、徐慧和辅警熊玲、唐醴贤、熊丹婕。

2

从零开始,征服200多公斤摩托车

警用摩托车培训是一个系统培训,首先学员们要进行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然后就是场地训练,之后还有实战技能训练。

卢琨介绍,场地训练主要是让学员们熟悉摩托车的操控,同时,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这些女孩子刚参加训练时,有的连如何点火启动都不知道。重达200多公斤的庞大警用摩托车,操控起来连男骑警也感到吃力,相对瘦小的女骑警一开始难免发怵。所以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释放她们开车的心理压力,让她们享受驾驶摩托车的感觉,由此将危险系数人为地降到最小。

“嘭!吱——”这时,训练现场突然传来一阵声响,原来是正在进行“8字桩”转弯训练的熊玲不慎摔倒在地。摩托车随着惯性在地上打转,她迅速从地上站起,一只手握着车把,另一只手顺着摩托车打转的方向摸索着关上电门,制止了摩托车打转,随后用力把车扶起。“不要紧!经常摔的,没事!”面对同伴的关切,熊玲满不在乎。

3

享受忙碌,每日训练工作连轴转

“女骑警和男骑警一样,不仅每天进行同样程度的训练,同时还肩负繁重的执勤任务。”卢琨介绍,每天上午8时30分至11时40分,下午3时至5时30分,是训练时间,完成训练后,女警们还要换上执勤服,去参与早晚高峰疏导。

巾帼不让须眉,连久经沙场的卢琨都赞叹道:“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女孩子刚开始训练时说的一句话——‘男孩子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现在看来,她们有些甚至比男孩子做得还好!”

目前,女骑警们主要承担民族大道沿线交通巡逻。每天训练、工作连轴转,女骑警们最大的感受却是享受。女骑警小组长汪阳说,她已经习惯了这样忙碌的工作状态,希望更多市民理解和支持交警的工作,让南宁的交通更加文明畅通。

新闻推荐

工商部门为群众支招辨商品真伪

本报讯(记者杨玲)3月8日,南宁市工商局经开分局联合南宁日报社在保利建材家居市场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咨询,工商人员还在现场指导市民如何辨别假冒伪劣...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