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年味 ◎黄 鹏

南宁日报 2018-02-23 06:03 大字

▲程勇可摄?宋延康 摄

近些年来,每年一到腊八,邕城各个商场和菜市就开始张罗起年货来了。商场里各种红色年物耀人眼目;菜市里各色过年美食琳琅满目。这些年物、美食散发出来的味道提醒人们:要过年了!

每逢过年,神州大地上,总是发散着浓浓的年味。这些年味,就从各种活动中飘出来的。如吃腊八粥、小年祭灶、贴春联、贴门神、焚香祭神、祭祖、接神、踩祟、接财神、祈福、扫尘、吃年糕、吃饺子、吃团年饭、吃春卷、分发压岁钱、 守岁、拜年、放爆竹,以及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闹元宵,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也为家家户户生产了醇厚的吉祥年味。

以前的南宁,每到春节,年味也是非常浓郁的。上世纪50年代,南宁和全国各地一样,物质远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平日三餐,没什么油水,都非常简单素淡。那时,早餐的绿豆糯米饭团2分钱,一碗米粉4分钱。过年,是人们一年最热切的期盼,不仅可以吃得丰富些,还有许多令人高兴的事。比如,穿新衣。那时,因为贫穷,很多人家平时一两套衣服穿到烂,还要缝缝补补继续穿。只有过年时,才用一年打拼积攒下来的钱给每个家人购置新衣服。又如,讨利是,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情。正月初一,小孩跟着父母去长辈家拜年,接受拜年的长辈都会给利是,那时利是大多是5分钱,偶尔也有2毛钱的利是,最大的利是有两块钱。再如,放鞭炮。除了家里放鞭炮,小孩子们一般把讨到的利是拿去买鞭炮来玩,鞭炮还舍不得成串点完,便将鞭炮拆成单个分开点燃。胆小女孩,多几分文弱,对折鞭炮,露出火药,做烟花点;胆大男孩,多调皮捣蛋,自制甩炮,甩地炸响。还如,吃零嘴。那时春节,南宁家庭会做一些传统食品,除了自家品赏,还给前来拜年的孙子、孙女们准备过年零嘴。糯米饼就是其中一道过年必备零食。临近春节,人们将糯米炒熟、碾碎、泡糖水,然后将糯米粉团放进专用模具中压平,轻轻一磕,一个漂亮的糯米饼就从模具中生产出来了;做好的糯米饼放入锅中蒸熟,方可食用。除了打糯米饼,还做米花糖,等等。又如,赏花灯。老南宁高楼极少,多是平房,过年街坊邻里都出来一起玩,街上很是热闹。正月初一,很多人自发上街游行,有舞狮、舞龙队伍,还有扮成八仙过海造型的踩高跷队伍,甚至一些剧团也拿着八音锣鼓等乐器上街表演。从正月初八开始,家里长辈开始用砂纸捻成条,将竹子劈成条状,制作出样式各异的花灯,有孙悟空、观音等形象的花灯,也有花鸟虫鱼形象的花灯。到正月十五那晚,各家各自带着孩子,拿着自制花灯去游街。当时人民路到现在的和平商场一带是有名的“花灯一条街”,过年时非常热闹。很多老南宁人回忆起当年的过年情景,依然喜形于色,充满怀念和眷恋。

有人说,年味是腊肉的金黄,年味是春联和门画的火红喜庆,年味是老酒的浓郁,年味是年夜饭的丰盛,年味是爆竹的噼里啪啦声和弥漫的火药味,年味是问候的诚挚和祝福的温馨,年味是船灯、彩狮和火龙的热闹,年味是心中回忆的醇香……也有人说,年味就是喜乐的团圆,就是尊老爱幼的温情,就是烟花美的闪耀,就是午夜饺子的热气,就是声声过年好的招呼,就是红灯笼的颜色……

这些说法都没错,但只是说出了年味的表意。事实上,年味更多的不是物质的表面,而是文化的内涵。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是驱邪降福,是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它们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美好祝愿。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过年习俗,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与追求。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续,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此中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我们应该从文化的层面对“年”进行新的传承和弘扬,把具有传统优良的“年”内涵,从过年的生活意义变为文化意义,使生活的年转化为文化的年,让这个中国一年中的最大节日,洋溢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年味!

作为一座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南宁,是不是也应该这样理解呢?

新闻推荐

节后上班首日降雨又降温,最低温将跌至10℃ 今天用你的好心情战胜坏天气吧

本报讯(记者赵金玲通讯员李长伦郁海蓉实习生全凌辉)还在回味年夜饭呢,转眼就到正月初七了,小伙伴们开始上班了。不过这天气实在考验人,今天南宁将切回冬天模式,降雨又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今明两日...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