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制度+科技”筑牢公共资源交易“防腐墙” 南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系列报道(下)

南宁日报 2018-02-12 06:27 大字

本报记者 阮晓莹

如今在南宁,土地“招拍挂”、城市建设寻找能工巧匠、政府采购寻找好卖家,这些项目“托关系”没用,只能市场说了算。“我们还在优化服务水平改善营商环境的基础上,筑牢公共资源交易‘防腐墙\’,确保阳光交易。”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黄聪说。

健全交易制度 确保阳光交易

南宁市公共资源中心对外服务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开标项目信息及评标结果公示。及时的信息公开让“暗箱操作”没有滋生的土壤。

黄聪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招投标全流程安全保密,他们还采取了一整套严格制度。如,评标专家在开标前一个半小时才通过电脑随机抽取。从开标区到评标区专门设置了运送标书的专用电梯。在评标区,设立专家专用通道,并专门设立数码储物柜,凡进入评标室的评标专家的通讯设备都要统一管控,评标过程无法与外界联系。在评标区入口,中心还配置了门禁和安检系统,通道内评标专家通过指纹或者刷身份证才知道自己所在的评标室位置。交易大厅、开标室、评标室全部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尽收眼底”。

同时,在市级交易平台的统一框架下,市级平台与分支机构实行“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制度规则、统一交易目录、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专家管理、统一监管体制”的“六个统一”管理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行业部门、各县区的自由裁量权,有效建立了公平有序竞争的交易规则。

互联网大数据 实现科技防腐

不仅如此,中心所有交易行为的背后还有一双时刻默默关注的“眼睛”,一旦有异常交易行为当即就会被揪出来, (下转2版)

(上接1版)这就是南宁市在全区首个投入运行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

在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大屏幕上,每个交易行为都变成了一条条连接起来的线,通过对比分析,异常数据会被集中反馈出来。中心信息科负责人丘业强指着屏幕上的红色异常线条告诉记者:“这两个是不同的投标单位,一家是广东的企业,另外一家是黑龙江的企业,但他们投出的标书是一起制作的,通过系统我们即可识别出来。另外对于评标专家评标是否存在偏好,投标单位中标率是否有异常等,我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将其识别出来。”

黄聪介绍,去年围绕“创新平台服务、强化行业监管、驱动智能预测”三大主题,中心上马了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一期),重点从数据服务、数据监管、数据决策三个方面,对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深度分析、预警监测。通过该系统的预警预报功能,共发现围标串标问题线索50多起,涉及100多家投标人,已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有效净化了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全方位监管震慑 促进公平竞争

“制度+科技”双管齐下,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全方位监管震慑,有效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

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黄忠传表示,作为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的综合监管部门,他们正在着手选聘社会监督员。“我们负责的是综合监管,另外还有现场监管、行业监管、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目前我们正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人士等中选聘社会监督员,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筑牢公共资源交易‘防腐墙\’。”

全方位监管让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交易中心加强现场见证及发现问题的移送处理,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综合监管部门加强协调督查。据统计,2017年现场受理、处理投诉、举报40多项(次),协调处理重点投诉问题4件,约谈违规招标代理机构1家。共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使南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赢得了更高的公信力。

下一步,南宁市还将着力在交易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和创新,继续推进平台深度整合及科学规范运行,不断开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改革事业新局面,实现新跨越,为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闻推荐

民警上台打快板 安全宣传接地气

本报讯(记者陆增安通讯员陈芳)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昨日上午,良庆公安分局在良庆区那马镇那马街举办“新春走基层和谐邻里情”平安社区基层行活动。当天活动不仅有精彩纷呈的舞蹈表演,还有浓墨飘香的春...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