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的礼物

南宁日报 2018-02-08 00:00 大字

李俊钰生前照。(受访者供图)

【点赞人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退休医生 李俊钰

【点赞事迹】李俊钰出生于1930年,他用一生求索探寻自我奉献的真谛,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无疆的内涵。2月5日,88岁的李俊钰去世,生前他要求去世后捐献遗体,为南宁市医疗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据了解,这也是南宁市卫计系统首例捐献遗体的医务人员。

当生命之旅即将抵达终点时,有这么一位老人,选择将器官无偿捐献,用自己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去点亮另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以此传递无疆大爱。

这位老人叫李俊钰,是一名曾经奋斗在医务岗位上的优秀工作者。

2月6日下午,当记者得知老人家的故事,想要前往瞻仰老人家时,其家人却告知:“父亲的后事已经处理完毕。”电话那头,是李俊钰儿子李鹏展微微颤抖的声音。于是记者只能根据李鹏展的话语,去描绘这么一位大爱无疆、鞠躬尽瘁的老人。

生于战乱年代立志学医救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只是教科书上的一句激昂的话语。然而,李俊钰却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的真谛。

李俊钰出生于1930年,15岁时抗战胜利,他来到南宁,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里工作。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喂奶牛、洗药瓶……事情尽管细琐,李俊钰却事事认真对待。年轻好学的他得到了院方的认可,院方决定把他培养成X光技师。“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父亲在医院的工作相当于是学徒,脏活累活他都肯干,这点品行父亲一直保持着,哪怕人生优渥,他还是那样艰苦朴素。”李鹏展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的需求可想而知。在教会医院学到技术的李俊钰总想着为国家做些事,于是经过几年的苦读自学,他于1953年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至此,迈上了人生医学事业新征程。

在北京,接受了新文化、新知识的洗礼,李俊钰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心。

“大概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一次和父亲聊天,他提到在北京上学的事,他告诉我20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医疗设备还比较落后,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比较困难。有一次要进行尸体验剖,父亲和同学们课前研究了很多关于人体骨骼、经脉、肌肉、器官的知识。那个年代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查阅资料要很有耐心和毅力,要一本书一本书地仔细查阅才行。”李鹏展表示,儿时的记忆如同沧澜迷雾,无法捕捉,但他却能感受到父亲对医生这份职业的热爱。

“我想,任何一个出生、成长于战乱年代的人,看到国家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局面,看到身边的人饱受战争和饥饿折磨,都会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让祖国强大起来。”李鹏展说,正是这份单纯的爱国情怀,让父亲年轻时意气风发,也让他坚定了用自己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去点亮另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

“生命的礼物”传递大爱无疆

“父亲本可以留在北京,但是毕业后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回到家乡。”李鹏展告诉记者,毕业后,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广西,支援西部的医疗卫生事业,并最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直至退休。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李俊钰过硬的技术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甚至得到国家的钦点,成为广西医疗队唐山大地震救援队伍的一员。“这项任务十分艰巨,除业务能力要求高之外,还要有很强健的体能,需要一层一层地上报给中央。”李鹏展回忆道,当时父亲去河北唐山完成救援后回到家中时已经时隔好几个月,出门时高大健壮的父亲,回来时却是瘦如竹竿,满脸憔悴。

“父亲一辈子总想着为国家、为社会再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只要国家有需要,他都义不容辞。”李鹏展说,或许是父亲看过太多的生死,才能超脱生死,所以父亲捐献遗体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

捐献遗体是李俊钰长期以来的夙愿,早在2005年,他就签订了遗体捐献的协议,当时老人家身患中风,已经行动不便,却坚持要完成协议签订一事,就图个心里踏实。

李俊钰曾向家人说过:“人来人去,躯体只是皮囊,如果可以留给更需要的人,那便捐献出去吧。”这份坦然与豁达,是落红化作春泥的勇气。

“父亲的眼角膜能够让别人得到光明,就等于我父亲眼睛的延伸,我父亲生命的延伸;父亲的其他身体器官能够为医疗科研作贡献,就相当于父亲生前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我为我的父亲感到自豪。”李鹏展说,他表示,自己出生在医者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对医学贡献的执着,在他生命消逝后,也会像父亲那般,以捐献遗体的方式传递“生命的礼物”。

新闻推荐

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 浓浓乡情助力乡村振兴

“家乡发展得这么好了!我也想回到家乡工作、创业,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建设!”这是不少春节返乡人员的心声。年关岁末,是大多数外出打工、创业人员回家的高峰期。2月6日,兴宁区组织开展2018年春节期间...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