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家火车票上有她的“印记”

广西日报 2018-02-02 08:37 大字

本报记者赵超

开栏语

又是一年春运时。虽然天气寒冷,但游子回家的心依然坚定。背上行囊踏上归途,家就是温暖的方向。回家的路上,“广西云”将温暖相随,智能相伴,用心用情用力全程关注春运。2月2日起,本报在要闻版开设“2018春运特别报道”专栏,报道春运一线的感人事迹,反映各地各部门为春运的努力付出,特别关注社会各界的关怀行动保障服务,记录广西城乡的发展变化,营造八桂春运平安祥和的良好氛围。

“北出站口有10台,售票窗口有10台,南出站口有10台,南进站口有10台……”在自动售票机维护员朱文悦的脑海中有一幅定位图,图中标注的是南宁火车东站90台自动售票机的精确位置。火车东站每层从北到南的距离是1公里,她每天至少要巡检3次。

2月1日是春运首日。一到岗,朱文悦拖着一个大的旅行箱,一路小跑奔向北进站口的自动售票机……沉甸甸的旅行箱,里面装着零钱和票券。她来到一台自动售票机前,打开盖子,分别补充进0.5元、1元的硬币,纸币也按不同面值补充进不同的格子里,然后补充票券,一卷1000张,一台机子一次能放两卷。

“零钱越补越少,票券越补越多。”一边干着活,朱文悦一边笑呵呵,现在支持手机支付了,找补零钱次数少了,但乘坐动车出行的人多了,票券就补充得比较频繁。一少一多,正反映了这5年来广西交通出行的深刻变革。经历过手打算盘算账、手动填写火车票的朱文悦很感慨:“还是这5年的变化最大。”

从一名售票员到一名自动售票机维护员,朱文悦感受最深的变化是售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了。2013年底,广西步入高铁时代,自助售取票机也开始更多地投入使用,实现人工售票向自助购票转变。“当时,南宁站只有16台自助售取票机,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新鲜事物。”她回忆,“面对这个新玩意,旅客不会用、不敢用,仍然喜欢到窗口排队购票。我们也特别担心机器出故障,害怕处理不及时,耽误旅客时间。”如今,朱文悦已从南宁站调到了南宁东站工作,管理的自助售取票机由16台增至90台,遍布车站候车层、出站层等各区域。

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在南宁火车东站,使用自助售取票机购取车票的人数由10%增至80%以上。尽管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选择动车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朱文悦和同事们的工作依然十分紧张。尤其春运期间,他们平均每天投放找零硬币100公斤,加票券2.7万张。

“每天至少要走两万步。”新一轮春运开始了,朱文悦尽管又要面对更高强度的工作,但她还是并不觉得累,每次看到人们顺利拿到车票,她心里乐滋滋的。

新闻推荐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守护脚下800多公里燃气管线 一名燃气巡线员13年的坚守

梁明正在扫描阀井内的二维码,掌握燃气阀门基本信息■本报记者陈蕾文/图梁明是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燃气巡线员,也是北区西乡塘巡线班班长,班组所管辖范围遍布中压和低压燃气管线共计8...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