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始于师教
我有过不少的老师,但我想说的是印象最深的两位,一位是高中语文老师,姓李;另一位是大学写作课老师,姓周。两位老师同为女性。
我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李老师,属于老一代的知识分子,虽然她在“文革”中遭受“特殊待遇”,但她对此似乎并无什么怨恨的情绪。她归队时已显得很苍老,满脸的细纹,背也驼了。
李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会讲课,经常布置学生写作文——请不要小看了这一点,那时学校还没能正常上课,学生是没有作业的,也不用考试,更不能上大学(少数被保送上工农兵大学的除外)。李老师敢于这样认真地教课,还要求学生写作文,这是很不简单的。
她对我影响最大、让我受益最多的一件事,是她曾经借给我一本介绍欧州文学名著的书——《世界文学名著杂谈》,她把书给我时还特别嘱咐,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然后对着书里的介绍慢慢找些书来读。这本书让我“结识”了不少世界级的大作家。如果说我今天还喜欢读一点书的话,是与李老师的这个良苦用心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我很感谢她。
我们临毕业准备下乡插队的时候,李老师对我说:“要下乡了是吗?不要怕,下去锻炼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别忘了读书,只有读书才可能终身受益。”我一直都不敢忘记老师的这句话,读书也确实使我受益不小。
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周老师上写作课。其时她大概已过了不惑之年,但精力充沛,声音很响亮。周老师有着与其他老师不同的地方,她对学生比较严厉,要求也比较高。她还好批评人,而且批评起来,既客观又不客气,让人不习惯。比较起来,同学们都认为,其他的老师就要温和一些。同学们最怕的,还是周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点评。因为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她不免要批评一下比较差的那几篇。
周老师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是她布置了一篇题为《写作甘苦谈》的作文之后,给我作过的辅导。当时的情况是,我对这篇作文的题目把握不准,有点儿心虚,下课后就去找周老师,我跟老师说我没有写作的经验,怎么去谈写作的甘苦?周老师耐心引导我,她对我说:“你看我们在小学、中学不是也要写作文吗,还有,我们平时写信,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作文。你就把在这里面所体验到的愉快和辛苦,把它写出来,写出你的真实感受就行了。”老师还把老作家冰心先生一篇关于写作甘苦的文章作为例子,为我作进一步的辅导。经过老师的辅导和提示,我对完成这篇作文有了一点信心。但我写完作文交上去的时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写不好,要挨老师批评。我在焦虑中等待老师对作文的点评。
真没想到,在这次作文点评课上,周老师对我写的这篇作文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她说我在作文中引用了冰心先生关于写作甘苦的话,同时又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把对写作甘苦的真实感受写了出来。老师给我这篇作文打了一个优+的评价。其实,这其中的甘苦,倾注着老师许多的心血。
在一次讲课的过程中,周老师无意中提到,她很喜欢作家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和《古战场春晓》。受老师的影响,我专门买了本《秦牧选集》,把里面的文章都通读了。这或许也是老师对学生的身教吧。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两位老师。她们都很普通,但她们却对我都有着很深的影响,我从她们那里,得到了许多的教益。师恩难忘,两位老师中,李老师已经作古,我十分怀念她。周老师也已经离开了教学的岗位。前些年,我们大学同学在南宁聚会,她从武汉赶过来,人还是那么精神,声音还是那么响亮。见到老师,我很感动。
新闻推荐
南宁晚报“爱帮之家”联合南宁市慈善总会开展佳节慰问 为困难户送温暖 期待更多人加入
慰问队伍将爱心物资送到邹优明(左三)家中,还送去了春联本报记者刘增璇摄本报讯(记者廖欣)慈心献真情,善举暖万家。春节临近,昨日上午,南宁晚报“爱帮之家”与南宁市慈善总会、爱心企业一同走进贫困户家中...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