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建文明家园 同享文明成果 2017年“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成效系列报道四

南宁日报 2018-01-23 06:25 大字

本报记者 杨 盛

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在城市道路的斑马线前,机动车为行人让出通道;在道路旁新建的公共厕所,无障碍洗手间、母婴室一应俱全……点点滴滴的变化,悄无声息地温暖着城市,改变着市民的生活。1月17日,记者走访南宁市多个无信号灯斑马线发现,文明礼让已成为南宁车主的习惯,新建的公共厕所卫生环境也大幅提升。2017年,南宁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在“文明之城”市民收获了更多幸福感。

文明礼让 蔚然成风

当记者来到广西医科大学门前的斑马线时,志愿者孙雅妮正提醒过往车辆主动礼让行人。

从2014年起,孙雅妮就开始参与礼让活动,并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行动起来。“南宁近几年礼让变化非常大。随着礼让斑马线活动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车主加入到礼让行列中。”孙雅妮说,她们会为礼让的车主竖起大拇指,为礼让点赞。

据了解,礼让斑马线活动最初从公交、出租车司机大规模的签订礼让承诺书开始,到如今,车辆礼让行人的画面比比皆是。从“要我礼让”到“我要礼让”,再到现在的“全民礼让”,文明礼让已然成为南宁的一道靓丽风景。

市文明办主任劳世青介绍,今年南宁市还将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进一步深化拓展“五个礼让”行动,即斑马线前讲礼让、行车会车讲礼让、有序排队讲礼让、乘坐公交讲礼让、乘坐电梯讲礼让。同时,呼吁倡导市民加入各种文明礼让活动,让礼让文明之风在南宁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 擦亮品牌

在南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积小善而生德,将志愿精神薪火相传,让志愿服务融入城市肌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据了解,目前,南宁有注册志愿者50万人,占建成区常住人口的16%,这意味着,每6个南宁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南宁市还为50多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购买了集体保险,促进志愿者权益合法化。

截至目前,南宁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组织1361个,发布项目6000多个,平均每日运行志愿服务项目100多个,基本实现了志愿服务项目发布、招募、记录全程网络化管理。

2017年,南宁还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志愿之城”试点城市。羊建明、莫丽英等29名志愿者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志愿者。 (下转2版)

(上接1版)南宁市还塑造推广“帮帮侠”动漫形象,出台《南宁市志愿服务条例》,不断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连续3年协助举办南宁市志愿服务项目交流洽谈会,不断推广政府支持志愿服务项目模式。

公厕革命 焕然一新

“这座公厕不一般,里面很干净,没有异味,厕所门口还有显示屏,可以知道厕所的使用情况,很方便。”市民王先生说。民族滨湖路口新建的公厕不仅有专业保洁人员值守,还专门设置无障碍公厕和母婴室,设施人性化。

去年以来,南宁积极开展以“有水冲洗、有纸使用、有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厕所文明建设试点工作。以市政、旅游公共厕所为重点,从完善“三有”配置、清洁美化环境、设置文明提示等方面着力, 不断提升全市各类公共厕所建设管理水平,主要街道、公园景区的公共厕所以及文化、商贸、交通场站、窗口服务单位等各类公共场所的厕所面貌焕然一新。

截至2017年11月,全市建成区范围内投放使用的208座市政环卫公共厕所,全部达到二类以上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实现“有水冲洗、有人管理”,重点区域公共厕所实行24小时开放。

打造文明之城,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南宁市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与“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并行开展,组织动员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采取利民惠民有效举措改善百姓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南宁。

新闻推荐

横穿车流被撞倒 又遭后车剐碰头 不幸中万幸,女子送医后得到及时救治,目前无生命危险

女子被公交车撞倒在地,又遭后方车辆剐碰视频截图本报讯(记者周志英)1月20日傍晚,一段揪心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名女子横穿车流过马路时与一辆行驶中的公交车发生猛烈碰撞,瞬间倒地不起。接下来的一幕,更...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