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技强警 跨越发展 南宁市公安局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提升警务实战能力效果显著

南宁日报 2018-01-08 06:59 大字

▲市民在南宁公安“互联网+警务”服务启用仪式现场登记安装电动车防盗“地网”设备 。

(警方供图)?南宁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向市民介绍“i微警”App的功能应用。

(警方供图)

本报记者 朱新韬实习生曹欣桐通讯员农媛

用艰辛与汗水守护一方安宁,用忠诚和奉献守护畅通出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南宁市公安局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全面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不断夯实科技基础,深化信息应用,打破条块壁垒,使得警务实战效能明显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再创新高。

“智慧警务”建设全面推进 信息化实战水平获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支撑公安事业发展的强大基石。自2016年启动“智慧警务”建设后,2017年南宁市公安局在警务信息化方面进行了集中攻坚,全面铺开“智慧警务”项目建设。一年多来,南宁警方多项智能应用开创了全国先河,一批建设成果在实战中凸显效能。

双系统移动警务终端配发至全体民警,成为民警随身的移动工作平台,解决了公安信息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层民警手持移动警务终端,动动手指就能随时将采录的基础信息保存上传,能随时获取后台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大大方便了前端的信息采集工作和应用共享,信息化实战水平显著提升。

全国首张电子身份证在南宁诞生,2017年经过推广使用已经累计有20多万用户注册应用,全市已有400余家开锁业、100多家酒店、50家物流场站可以应用电子身份证,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目前,电子身份证已被应用到酒店住宿、开锁、物流、房屋租赁等领域,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扩展。

全国公安首套社会治安风险洞察系统在南宁正式启用,使南宁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时研判、自动预警风险苗头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以“天网、地网、物联网、移动警务网”为载体构建的全域感知体系,提升了南宁警方预知预警能力,使全市公安机关风险洞察、警务实战、打击犯罪等方面实实在在上了新台阶。

构建合成作战平台 打击犯罪更有力

2017年,南宁市公安局依托“智慧警务”建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升级全数据融合、全手段集成、全智能推送的合成作战模式,构建新型合成作战平台,实现打击犯罪能力跨越式提升,在发案下降的同时,实现了破案数上升。

强化严打整治,持续深入开展“神剑”系列专项行动和治安整治行动。南宁警方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加大对以收取保护费为名的恶势力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逮捕、直诉涉黑恶犯罪人员1047人,打掉犯罪团伙307个,破获案件463起。

严厉打击“盗抢骗”违法犯罪,2017年1月至10月,全市“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13.9%,破案数同比上升8.79%。特别对群众痛恨的网络诈骗犯罪加大打击力度,继续巩固网络诈骗重点地区整治成效。2017年1月至10月,南宁警方共抓获各类网络犯罪嫌疑人868名,破获案件1580起,发案数、涉案金额和诈骗短信与2015年相比,均大幅下降。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深入开展打击盗窃电动自行车专项行动,2017年1月至10月全市共抓获涉嫌盗销电动自行车违法犯罪嫌疑人233名。

始终对毒品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在破大案要案的同时,重点打击零包贩毒,从源头遏制毒品犯罪,坚决铲除毒品消费市场。2017年1月至10月,全市查破涉毒刑事案件792起,抓获毒品刑事犯罪嫌疑人1040名,缴获各种毒品2330.4千克。

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涉案地域广,受害人众多,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南宁警方高度重视打击和防范涉及民生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017年1月至10月,全市共破经济犯罪案件4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9人,打掉犯罪团伙206个。

南宁警方合成作战平台的构建,打破了警种界限,全面整合公安机关内外部信息资源,形成多警种通力协作、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警力互动的破案新格局,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水平。2017年1月至10月,全市刑事案数同比下降12.56%,破案数同比上升42.01%。

推进警务机制改革 安全防线更牢固

2017年,南宁市公安局不断完善健全“七位一体”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完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一张图”点对点指挥和动态备勤,编织起一张快速、严密、高效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了公安机关对各类突发案件的响应速度。

与此同时,在基层,南宁市公安局对城区派出所推行合署办公改革,同时在全市各个派出所完成了综合指挥调度室的建设,积极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有效提升了派出所综合实力,全面增强首府公安的社会管控能力。

南宁市公安局利用科技、网络等建设电动车智能防盗体系,推进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地网”工程,电动自行车上安装“地网”设备后,一旦被盗,公安机关一键启动“地网”查缉,快速锁定被盗车辆和嫌疑人所在范围,做到“捉贼拿赃”。

“地网”工程在城市重要路口节点安装接收基站,结合“天网”摄像头视频监控,建设集登记、防盗、巡查、研判为一体的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管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筑起一张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网,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失窃后破案追赃的效率。

据统计,2017年除了各类案件发案大幅下降,安全事故也呈下降趋势。1月至10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数、受伤数、直接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8.78%、24.61%、25.21%和43.79%。火灾发生数、死亡数、受伤数和财产损失也实现全面下降,分别同比下降27.4%、95.6%、83.9%、27.5%。

深化“放管服”改革 管理服务更智能便捷

2017年,南宁市公安局锐意推进公安改革“放管服”各项举措,优化服务举措,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了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在交通管理方面,推行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试点机动车号牌网上预约选号,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深入实施“以学促管”“学罚结合”电动自行车管理模式,并依托“扬尘污染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运输车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管控。2017年6月,公安部在南宁召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充分肯定了南宁电动自行车、工程运输车等管理经验和做法,并向全国推广。

在人口管理方面,南宁市公安局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制定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改革,在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口多的增开居住证办证窗口,全面实施城区派出所异所办理居住证业务,加快推进流动人口互联网信息申报自助受理平台、手机APP及微信办理端的建设,并在各派出所设立了全国居民身份证跨省异地受理点和居民身份证丢失招领、挂失申报窗口。

公安出入境管理服务业也进一步完善,启用了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将出入境业务“三表合一”提升为受理界面“三证合一”,业务受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南宁市公安局积极推出电子港澳个人旅游续签立等可取、为办理出入境证件群众提供免费自助照相服务等便民新措施,受到了群众好评。

另外,南宁市公安局还大力推进“互联网+警务”工作,依托网上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i微警”App应用,提升南宁公安“一网、一微、一端”综合服务能力,在国内率先打通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渠道,群众通过手机即可缴纳户籍办证、交通违缴、外管办证等费用。指尖上的公安局服务更为便捷,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立体化安保体系 提升安保工作水平

2017年,南宁举行了“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等国际顶级赛事,一年一度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升级为“全马”。

为了做好各项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南宁警方依托“智慧警务”建设,从地面到空中构建起立体化的安保体系,一批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科技信息化成果陆续投入安保工作,全面提升了安保工作的水平。

2017年,在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安保工作中,南宁市公安局通过智能的“热力图”实时掌握现场人员分布情况,为现场安保指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避免人流拥挤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外围防线,全市18个环城公安检查站、3个主要活动场馆建设了91套人脸识别闸机、70套身份核查设备,高效核查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现场人车照片等信息,自动进行人脸识别,强化对入城入场人员、车辆的身份信息自动核查比对,提高了核查效率,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环广西”自行车比赛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指挥中心联动路面勤务,运用视频监控、警力定位、4G图传等科技手段,实施精准、高效的指挥调度,按照“远端引导、中端分流、近端封控、明确指引”的原则,确保了比赛的安全顺利举行,得到了赛事组委会、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前行,是最好的怀念 写在黄大年逝世一周年

黄大年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内调试、组装无人机(2017年2月9日摄)。新华社发黄大年在为学生们授课(2011年4月10日摄)。新华社发大树倒下了,树根还在火把熄灭了,火种还在您走了,您的精神还在,您的事业还在—...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