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圆了村民30年修路梦 杨修凯的扶贫故事

广西日报 2017-12-25 07:11 大字

本报记者邓盛龙

12月20日,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修凯,驾车慢行在村里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上。慢,是因为有村民看到她的车就大声招呼,没事的拉几句家常,有事的来到车旁,亲切地跟她小声交谈。

杨修凯不时从驾驶室探出头,脸颊跟村民一样黑里透红。

两年前,杨修凯担任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第一书记。她第一次下村,村治保主任余文清当着她的面质问镇政府工作人员:“镇里7个贫困村,为啥就我们村配个娇滴滴的女书记?”

但村民很快发现,这个女书记不仅不娇气,还挺接地气。在后盾单位支持下,村委新楼很快建起来,杨修凯把“家”安在了村委。此外,杨修凯租了两亩田,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她在村民指导下种水稻,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

新平村距离南宁市区不到50公里,是典型的无特色产业、无合作社、无集体经济的“三无”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730人,贫困发生率达21.1%。杨修凯通过走访认为,路不通是新平村致贫的主要“病灶”,修通路就能叩开新平村干群的心门。

为了修路,杨修凯马不停蹄跑项目,找相关部门、找相关领导……当时她随身携带“三宝”:手提电脑、打印机和公章。扶贫项目各种材料较多,难免出错,经办人员指出来,杨修凯就在车上现场修改、打印、盖章。“最多时,我包里有四五个章,连合作社、龙头公司的章也带着。”杨修凯说。

“就她这劲头,项目放到新平村,我放心!”邕宁区农林水利局局长李英航说。

2016年,新平村修建村道19条,总长38.86公里,那伦、玉迫两个屯第一次可开车进村了。

余文清心服口服:“小杨了不起,干成了我们30年想干却没干成的事!”

这样的“第一次”在新平村接连出现:第一次有了合作社,探索出“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形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第一次有了龙头企业入驻,建成1000亩金香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第一次有了集体经济,2016年达5.5万元,今年升至20多万元;第一次有青年返乡创业,23名青年回乡办起养鸡、养鸭、养牛等多个养殖基地;村委第一次确定值班制度、每周例会制度,开设“榕树根讲坛”,党组织成了脱贫的战斗堡垒……

项目都是跑出来的。进村时,杨修凯的私家车行驶里程不到5000公里,两年后,里程为11.3万多公里;光轮胎就换了9个。

去年12月23日,新平村通过自治区脱贫验收核验。新平村党支部当年被自治区评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苏文笑得合不拢嘴,“我还上台发言了呢。”

“这两年村里变化太大了,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都有了,路灯立起来了,还通了自来水。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昔日贫困户余创建说,自家去年刚建了新房,准备明年再加盖一层。

新闻推荐

南宁羽毛球赛 引市外球友参与角逐

本报讯(记者林显威)昨日下午,为期两天的2017年“威克多·鑫宁健杯”第十四届南宁羽毛球锦标赛在南宁动力球馆决出各组别名次,圆满落幕。据记者了解,虽为南宁赛事,但该比赛经过多年的举办,已成为广西羽毛...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