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终前拒绝就医,只想吃保健“药” 老人为何对“吃人”保健品如此狂热?

南国早报 2017-12-13 16:34 大字

对以上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平台“南国早报”(微信号ngzbnews)。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陈诗圆)老人痴迷保健品,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12月11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在早新闻“聚焦”栏目报道了四川宜宾73岁老人临终前拒绝就医,却盼着天亮后卖保健品的店铺开门能“拿药吃”。这位老人对于保健品的狂热,再次掀起了网友对保健品的讨论。

不少老人被保健品洗脑上当

许多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可到了买保健品的时候,却往往挥金如土。购买保健品,已成为许多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一笔开支。

“现在的老人真的很迷保健品,每次去最少也要花几千元。”网友“大白菜”吐槽:“我们家82岁的姨妈这几年迷上保健品,总共花了十几万元购买。这种情况遍地都有,最恨那些专骗老人钱的人。”

网友“私家花园定制”也抱怨道:“我妈也买了一大堆保健产品,还经常去上课,偶尔还去外地听讲座。前几天有个大爷,去了某大酒店听了半天课,果断跑回家,拿上万元要去买一台还没生产出来的饮水机……”

网友“伟大的懿斯”也有深刻体会,他朋友的家婆去世后,遗产是一大堆“保健药”,价值达两三万元。“商家软硬兼施,用华丽的广告词使老人受骗上当。”

网友“得米”表示,这些保健品被说成是药,头痛脑热可以吃,高血压、糖尿病可以吃……现在骗老人买保健品、理疗床已经成为一个地下产业链,无处不在。网友“Thermos”认为,从电视“神药”某品牌眼药水到我们身边各种保健品,无一不是针对老人进行洗脑式宣传的。

网友“HUFUNG”忧虑地说:“保健品购买人群的年龄段趋向年轻化了,甚为担忧!”

子女忽略老人,让骗子有机可乘

为什么老人对保健品如此“至死不渝”?网友“狙击手”认为,这是因为子女对自家老年人关心不够,让骗子有机可乘。

网友“阿霞”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我隔壁家老人的女儿在外工作,一年就来探望老人几次。而邻居家的女儿是卖保健品的,每次回家都会去看望那个孤独的老人。后来老人就和她买了保健品。老人说了一句话让我当场落泪,她说‘我只想活得久一点,等过年的时候能看到孩子们回来\’……试问,如果子女对老人多关心一点,她还会盲目去买保健品吗?”

“我妈几年前也很痴迷,我们都不敢劝。”网友“Maggie”感触颇深,“一是因为老人不听劝,二是平日上班之后只留老人自己在家,会很寂寞。老人家受骗基本上是因为家人关爱不够,大家心里都明白,但是工作还得做,班还得上,确实没有人能在家陪伴,挺难受的。”

网友“春风吹又生”表示,骗子在推销“保健品”时,还肆无忌惮地挑拨老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恶意中伤其他家人,使老人觉得推销者才是真正关心他的,因而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买回救命保健康的“仙丹”。

网友“晓晓宜州蚕丝被批发”认为,买保健品入迷的老人,一般是缺乏家人的关心。卖保健品的人抓住了老人的内心需求,关心他们,让老人家得到安慰和认可。所以老人家沉迷保健品其实是想买一种安慰。网友“秋瑜”觉得,如果不想自家老人被骗,就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不让他们感到寂寞,还要多科普保健品骗局的信息给他们。

应对推销宣传加强监管

然而有网友也持不同观点,认为子女再细致,也不可能不让老人单独行动,而那些假装成“孝顺孩子”的保健品推销者则是无孔不入。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儿女,也是不公平的。

网友“范”认为,有关部门要对这些推销的保健品加强监管,并且必须对其推销宣传手段进行规范管理,杜绝夸大、虚假宣传内容,避免误导老人。

另外,还有网友认为,应该多关爱空巢老人,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街道、社区要引导老人们参与积极健康的老年活动,丰富他们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同时多宣传科学的保健知识、保健品的识别方法、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等,提高老年人的辨别能力,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防止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12月11日桂股行情

名称涨跌幅%点评银河生物--重大事宜,继续停牌柳钢股份--重大事宜,停牌南宁糖业--筹划发行事项,停牌八菱科技--资产收购事项,停牌桂东电力3.91波段操作,继续观望ST慧球2.75利好刺激,暂时观望博世科2.73...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