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GIS、VR技术应用到课堂上 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教育 教学模式迎来变革
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
运用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学生自制校园地图;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孩子在课堂上“与鲸共舞”……11月28日,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在南宁二中举行,全区4000余名教师在现场观摩,感受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
“高冷”技术走进课堂
第一次听到“RS”技术、“GIS”技术这类名词,不少人都觉得摸不着头脑。11月28日,在活动中一场示范课中,来自南宁市邕宁高中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揭开了这些“高冷”概念的面纱。
邕宁高中的同学们通过自制PPT,展示了“南湖水环境的演变及其成因调查”的调研过程:先通过预习,了解到“RS”技术即遥感技术。在调查中,尝试使用GPS技术获取南湖的地理位置,再用遥感技术获取南湖不同时期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对比后,同学们提出猜想:曾经的南湖可能经受过养殖、修建隧道挖断排污管,以及周边排污的污染。再通过网上的新闻报道、论文及业内的调查报道去验证猜想。最终,弄清楚了南湖水环境的演变过程。
在这场示范课上,学生“反客为主”,成为了主角,老师仅在旁边进行点拨。南宁市邕宁高中地理老师张清苹是这堂课的授课老师,她告诉记者,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通常在课堂上用PPT、视频给学生讲解这些生僻的概念,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信息技术融合进课堂中,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掌握知识就能事半功倍。
学生对信息技术需求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如果老师不跟上,很可能被学生赶超。”张清苹在地理课的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没有及时解答,他们会在课后自行百度,再回头和老师交流。”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南宁市埌西小学的语文老师刘斯妍。当天,刘斯妍在示范课上用VR技术,给小学同学上了一篇说明文《鲸》。
刘斯妍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往往是老师和学生都不太“感冒”的内容:学生觉得说明文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师的课也不好上。但这次在示范课上,运用了VR技术,让孩子通过画面展示,沉浸在“海底”,和鲸近在咫尺,有了感性认识,孩子们兴趣很高,说明文也能上得很生动。
信息技术虽好也要扬长避短
广西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研究与培训部主任陈桂军介绍,目前,广西所有的学校包括教学点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的硬件“壁垒”已经消除。目前,信息技术融入课堂面临的困难更多来自老师。一方面,一些老师的教学观念尚未转变;另一方面,老师教学任务繁重,要重新学习新技术,需要一段时间。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学生难免要和网络接触,这也让家长有所担忧。据刘斯妍介绍,目前,在小学阶段,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过多接触手机、网络,对信息技术进课堂持保留态度。
尽管在当天的示范课上,南宁市第四中学物理老师李遂愿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传授了“光的反射”相关知识,但在他看来,使用信息技术也有过犹不及的时候。如果信息技术完全替代传统课堂的“粉笔和黑板”,无疑课堂信息量会大大增加,但学生是否能接受、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仍然待考。老师将知识框架、重要知识点通过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或许学生记忆更深。另外,目前市面上各类可用于课堂的软件、硬件尚未形成系统,老师要在课堂上深度使用信息技术,尚需时日。
但无疑,信息技术已在慢慢渗入传统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慢慢尝到了“甜头”。张清苹说,在信息技术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好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手机和各类学习软件,让他们更好地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宁11月28日电28日9时30分,由广西南宁开往越南的首趟中欧班列从南宁南站徐徐驶出,直通越南河内。此趟班列目前每周计划开行两列,全程运输里程约400公里,预计运行时间在20小时内。班列上共装运...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