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交警讲述过去五年南宁交通显著变化 礼让斑马线成邕城一景 电动车管理创全国样本

南国早报 2017-10-18 18:05 大字

尹胜扬在南宁民族大道茶花园路口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 尹胜扬在对过往民族大道的货车进行检查。 南宁交警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王艳群

电动自行车从无到有,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配套管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全国品牌;查酒驾从夜间查处到开启“白加黑”整治模式,市民拒绝酒驾意识明显提高;斑马线前,本地机动车司机文明礼让在邕城遍地开花……10月17日,一名老交警说起过去5年里南宁交通的显著变化尤为感慨

1

电动车管理创“南宁经验”

17日下午6时许,在民主园湖路口,密密麻麻的电动自行车正井然有序地等待绿灯放行。即使在车流量密集的下班高峰时段,电动车手也很少横穿马路、逆行或开上机动车道。此外,整齐排列的电动车,几乎每一辆都有车牌,成为南宁一道独特的风景。

说起过去5年里南宁交通的变化,在交警岗位已工作19年的老交警尹胜扬的话具有一定代表性。他是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现分管辖区的交通秩序工作。他告诉记者,在过去5年里,南宁的交通变化很多,最直观的就是南宁电动车的从无到有,然后不断壮大,交通治理也从摸索到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品牌。

从2012年开始,南宁的电动车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就“冒”了出来。从一开始的几辆、几十辆,到现在已突破200万辆。跟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多,交通环境也变得严峻。电动车闯红灯、逆行、占道通行问题严重。涉及电动车的事故高发、受害人索赔困难等新问题增多,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在高峰期时段,电动车与机动车抢道、混行现象带来的交通拥堵日益突出。

由于针对电动车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电动车违法成本较低,一般违法行为最高也就罚款50元,对驾驶员违法管理的震慑力不够,这也给交警的管理形成一定难度。

从2013年开始,南宁交通管理部门摸着石头过河,在全国率先实行登记上牌管理模式,完成了对南宁市电动车的登记入户,并采取“以学代罚、以学促管”模式,弥补了先前电动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知识的不足。同时,南宁为了精细化管理电动车,还做了诸多探索。

在采取一系列对电动车管理措施后,尹胜扬意识到,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文明和守法意识有了明显提稿。园湖路、民主路等南宁各条道路,电动车闯红灯、逆行现象明显减少。

2

查酒驾开启“白加黑”模式

“酒驾就像马路上的一颗不定时炸弹,威胁着每一名出行者的生命安全。”尹胜扬告诉记者,相比以前,市民拒绝酒驾意识明显提高,尤其是晚上喝酒开车的人大为减少。即便如此,南宁交警对酒驾的查处力度也从未放松过。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以来,南宁交警整治酒驾已由日常的夜间查处改为“白加黑”模式。开展专项整治期间,南宁交警不分地段,不分时间,白天也上路查酒驾。南宁交警治理酒驾“不走寻常路”,这又是一次交通管理的新尝试。

“对于酒驾,南宁本地人相对比较自觉,但外地司机来到南宁之初,对白天查酒驾会不适应。”尹胜扬说,今年8月,有一名外地司机在民族大道茶花园路口因酒后驾车被查处,刚开始并不配合,口中骂骂咧咧,认为南宁交警执法过于严格。事后,待该驾驶员完全清醒,他又对自己的酒驾行为后悔不已。

该驾驶员表示,因他们当地的交警部门管得不那么严,偶尔白天喝点酒,抱着侥幸心理开车上路,也没遇到交警检查。这次来南宁,没想到白天也会查酒驾。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该驾驶员表示会吸取教训,不再酒后驾车。

尹胜扬介绍,目前南宁交警二大队有正式民警61名,协警160多名,跟其他大队一样,他们从早上7时至晚上10时,路面都要安排警力上岗,尤其是事故民警,24小时有人值班。虽然工作辛苦、强度也大,也有遭遇群众不理解的时候,还经常遭遇暴力抗法。但是,对于尹胜扬等交警来说,能守护群众平安,减少事故发生,为南宁的交通安全尽一份力,他们都为自己感到骄傲。

尹胜扬说,民族大道茶花园路口是通往东葛路和民族大道等主干道的交会路口,车流量大,是交警二大队辖区的重点管控路口。大队每星期都在该路口安排两次交通综合整治,重点查处酒驾等违法行为。刚开始,大队每次都能查处七八起酒驾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整治,现在很多时候都是零查处。更喜人的是,在抽查过程中,司机也比较配合,拒绝酒驾的观念已深入民心。

3

礼让斑马线在邕城蔚然成风

不少外地人来到南宁,总会为眼前的一幕感到意外和欣慰:在一个个斑马线路口,机动车驾驶员主动停下车来,让行人先过马路,不争一秒,不抢半分……这一交通变化让南宁人津津乐道。

2012年,南宁市首次提出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这一文明的种子已播撒到南宁每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中。在斑马线前,停车礼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如今在南宁街头,无论是公交车、出租车还是私家车,在斑马线前,驾驶员几乎都能做到自觉停车让行。这样的新风让南宁市民自豪,也引来全国网友赞许。

“在一些斑马线前,少部分外来私家车做不到停车让人,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尹胜扬说,在同一条斑马线前,最右侧车道的公交车自觉停下来礼让行人,此时公交车左侧的车辆则会存在视觉盲区,看不到公交车前方的行人通过,若左侧车辆不能同时停车礼让,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如何让外来车主也能“入乡随俗”?南宁交警也动了脑筋。今年8月开始,南宁交警在各大高速收费站进城方向,向司机派发一封特别的信件,倡议来邕交通参与者一起加入“礼让斑马线”的行列。此举得到外地司机的配合与点赞。

有外地司机表示,自己原来没有礼让斑马线意识,来到南宁后,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虽有些意外,但自己愿意将这样的文明之风带回家乡,“不管是在何时何地,礼让斑马线都是一种美德”。

新闻推荐

精美苗族银饰令人惊叹

参观者为精美的苗族银饰惊叹本报记者赖有光摄苗族银龙项圈苗族银凤冠本报讯(记者陈蕾实习生陶泠秀)苗乡有句俗语——“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银饰对于苗族来说象征着美丽、财富、吉祥和幸福。...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