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将解决8万人饮水问题

南宁日报 2017-10-11 06:26 大字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通讯员卢明发 黄凯华)近日,南宁市正式印发《南宁市2017—2018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记者了解到,根据《方案》,南宁市计划完成投资7.6亿元实施2017—2018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解决8万受益人口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水库工程23座,新修、加固堤防6公里。

《方案》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密切协调配合,切实解决好水利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财政评审及招投标等各环节的工作,加快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重大水利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90%以上,大中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面上水利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80%以上。

《方案》明确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注重“四结合”。一是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自治区、南宁市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水库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相结合,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不断加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和升级。三是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相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出台本地河长制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打牢基础工作实施综合治理,确保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实行河长制的江河湖库信息调查工作,并绘制水系分布示意图;要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灌区农业水权分配,抓紧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加快推进非试点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2017年年底前出台改革配套文件,完成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库、水闸、河堤、水电站、农村饮水安全等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工作。四是冬春水利建设与“美丽南宁·宜居乡村”活动相结合,推进“饮水净化”“基础便民”和“产业富民”工作。

新闻推荐

彩花绿叶 装扮缤纷南宁

湖心人民公园九曲桥,承载着不少老南宁的美好回忆。奔波下班高峰期,南湖大桥上流动的车河自成风景。彩桥暖色调的良庆大桥和夕阳很配。绿道荔滨大道,车在绿中行。夜路夜幕下的青环路流光溢彩。音符竹...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