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处理工艺先进 环境风险可控 平里静脉产业园——三塘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见闻

南宁日报 2017-10-10 06:25 大字

集装箱半挂式转运车。 (建宁水务供图)集装箱半挂式转运车在转运大厅装料工位装运生活垃圾。

(建宁水务供图)

本报记者 尹海明 通讯员 谢庆

2016年9月,随着平里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厂的启用,南宁市垃圾处理迎来一种新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利用垃圾焚烧发电。

作为平里静脉产业园的配套项目,三塘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已于2016年9月建设完成并试运营。自2016年9月1日至今,中转站已累计转运垃圾61.30万吨,日转运量占整个南宁市生活垃圾的三分之二。

中转站试运营一年来的情况如何?运行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排放等对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建设垃圾中转站 提高处理效率

南宁市平里静脉产业园——三塘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为南宁市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兴宁区三塘镇三塘南路,项目于2015年8月12日开工建设,设计转运规模为2000吨/天,项目占地面积为22617.86平方米(约34亩),总投资概算约1.91亿元,由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广西金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单位承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卸料转运车间、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栈桥、综合管理用房、生产配套用房、转运车回转场及道路等配套工程。通过使用4条(每条日可压缩500吨生活垃圾)生产线,使垃圾日均转运规模达到2000吨,大大提高了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理效率。

除4条生产线外,中转站还配套有中央控制操作系统,负责转运车辆及垃圾压缩设备的指挥调度、监控和操作等;拥有集装箱式半挂转运车辆25辆,每辆核载重量为23吨,车上装有先进的GPS定位系统、监控系统,可实现在中控操作平台上实时查看车辆位置、行驶速度、行驶轨迹以及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等,对驾驶员的规范驾驶起到约束作用,保障行车安全,防范交通事故发生。

中转站每日接收南宁市各城区生活垃圾,日均进站车次约280车次,生活垃圾日均进站约1900吨;中转站半挂车日均转运68车次,生活垃圾日均转运量约1800吨,最高日转运量可达到2200吨。

处理工艺先进 减少臭味散发

此前不少市民担心中转站处理垃圾对环境空气有影响。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中转站采取的是封闭压缩的处理工艺,设置专门的除臭塔、喷淋除臭系统等,大大减少了臭味的散发。

家住松柏路附近的韦老先生表示:“松柏路连接南宁东站和三塘,三塘垃圾中转站建成以前,这个路段有一个露天垃圾中转站,每天都有大量垃圾在这里堆放,我们住在附近受尽了污染的折磨。”据介绍,原来松柏路周边和整个三塘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都在这个露天中转站转运,没有任何覆盖处理措施,成为周边最大的污染源。夏天很远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烈日下苍蝇乱飞,地面污水横流,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

“现在好了,松柏路上的露天垃圾中转站被取消,垃圾已经与我们隔绝,再也闻不到臭味了。”韦老先生高兴地说。

中转站负责人——建宁水务集团广西金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韦振雷介绍了垃圾中转站的处理工艺。垃圾采用密封式收集车运进,由密闭的集装箱半挂式转运车运出,大大减少垃圾臭味的散发。垃圾卸料的过程是臭味散发的重要时刻,目前垃圾卸料坑采用了负压吸附及喷洒除臭液的措施,有效阻止臭味散发,垃圾卸料坑产生的臭气通过除臭抽风系统输送到除臭塔,经生物、化学除臭后排放,臭气污染降到最低。

此外,卸料大厅、转运大厅上方设置了天然植物萃取液喷淋除臭系统,对车间内的臭气进行处理,日常定期对中转站内外喷洒植物除臭液和生物灭蝇剂,进行环境空气除臭灭蝇,所以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较小的。

污染防治到位 环境风险可控

垃圾中转站还易产生各种污水。据介绍,中转站的废水主要包括垃圾压装时产生的压滤液、地面冲洗水、车辆冲洗水、少量除尘除臭系统排污水等。这些污水全部进入厂内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采用“MBR+超滤+纳滤”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尾水中的总铅、总汞、总镉、总砷、总铬、六价铬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其他污染物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的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送到三塘污水处理厂处理,不直接外排;脱水污泥送到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

此外,中转站产生的生活垃圾可直接在站内进行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污泥饼约3吨/天,与垃圾一同运往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经焚烧处理后,污泥中的有机物全部分解,可有效减少臭气的产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小污泥体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据了解,中转站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转运车辆交通噪声、压缩机械噪声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设备噪声。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该站在选用车辆时,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结构优良的车辆;车辆产生的噪声主要通过限速、禁止鸣喇叭等措施控制。作业车间为封闭型设计,通过减震、隔声、吸声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设备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运转噪声。在设备选型上,优选低噪声设备,并通过室内设置、墙体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降低设备产生的噪声。

此外,在项目厂界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也有利于噪声的消减。通过以上措施,将作业区中心区域的噪声峰值控制在75分贝以下,使中转站周边噪声昼间低于55分贝,夜间低于45分贝。经预测,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能满足厂界排放标准,且周边200米内没有环境敏感点,因此,工程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严格运营管理 赢得民众支持

垃圾中转站存在环境风险吗?“当初建中转站的时候,建设方向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开始的时候我是反对建设的,垃圾场什么概念?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建在我们村周边,怎么可能同意?”住在那畔村的谷女士告诉记者,她当时也存在着各种顾虑。

但建设方耐心向周边村民介绍项目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关键环境影响,并承诺将保障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运营管理。

“这是南宁市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办的一件大事,我们是要大力支持的!正如当初承诺的,中转站的建成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谷女士说。

据悉,中转站建设伊始,建设方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内容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对垃圾中转站周边那畔村、蒙村、屯里村等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获得了民众的建设支持。

广西金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韦振雷告诉记者,中转站主要危险物质为垃圾恶臭气体和垃圾压滤液,不涉及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主要是垃圾压缩转运过程垃圾恶臭气体事故扩散、垃圾压滤液泄漏,造成人员健康影响和污染环境等,但这些事故几率非常小,并已经按照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严格管理,可以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塘大型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解决了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因技术问题造成的臭气、污水、噪声扰民问题,降低了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有效防止因垃圾随意就地堆积造成的病菌繁殖、蚊蝇滋生、臭气四溢、污水横流等现象,减少由此产生的污水、恶臭和视觉的污染,促进南宁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新闻推荐

十九大代表风采 杜丽群坚守抗艾一线十余载初心不改

杜丽群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内留影(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新华社记者黄凯莹奋战在抗艾一线十余年,护理艾滋病患者超过万名,曾获“白求恩”奖章和“南丁格尔”奖章……她就是杜丽群,...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