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六强化”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广西日报 2017-09-28 07:15 大字

丁 伟

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对于推动南宁市逐步成为国际性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人力资源等集散中心,发挥首府龙头带动作用,意义重大。南宁市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应按照“主导产业抓集聚、重点产业抓规模、新兴产业抓培育”的思路,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重、服务业重大项目和服务业网络体系并抓,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方面。

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建立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切实抓好服务业建设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项目推进和政策研究,定期组织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困难,督促指导各县区、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和集聚区建设。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动能,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经济新体系,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倍增”。研究制定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谋划和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推进服务业综合性改革。建立健全服务业市场准入机制,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实施服务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服务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强化产业集聚,提升辐射能力。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科学做好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衔接。突出集约化、规模化、体系化和特色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增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立符合地方实际又具有鲜明南宁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体系,培育一批营业收入“千亿级”“百亿级”“五十亿级”的服务业集聚区。推进一批重点集聚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40个左右特色明显、辐射带动力强、具有较大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强化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借助产业融合作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企业内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深化,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二是推进产业链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互动、共生依存,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三是推进区域内融合发展。强化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以产业为基础驱动城市创新、产业提升,以城市为载体拓展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促进城市空间、产业空间的全面优化和升级。

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推进。加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灵活采用各类招商方式,在金融、现代商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门类和发展业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进和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项目。以大数据服务、大健康、旅游集散中心、物流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等功能性项目为重点,推进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南宁优势资源,认真筛选、包装、储备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着力推进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平台建设,突显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支撑,加快构建服务业重点业态的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围绕服务业的共性专业需求,建设企业专业服务平台,重点建设金融、信息咨询、会计审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横向覆盖全行业、纵向覆盖全市场的平台网络。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围绕重点服务业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特色,推动信息互通、联动发展,发展服务业区域性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服务业及集聚区发展虚拟化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健全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拓宽服务业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统筹用好支持服务业的用地、资金、税费、价格等政策。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扶持集聚区做大做强。加强服务业统计和监测分析,强化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统计。加大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来南宁创业发展。

(作者为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新闻推荐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逐年提高 今年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排名全国第五

本报讯(记者彭媛媛实习生莫敏丽)9月26日,记者从市法制办获悉,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日前发布《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南宁位居全国第5位。获得这一殊荣的背后是近年来南宁市不断加强法治政...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