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后“回头看”是个硬招
响鼓重捶
李 辉
据报道,从9月24日始,南宁市电视问政连续推出3期“回头看”特别节目。第一期特别节目,对南宁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城管局过去被曝光问题的整改工作进行现场访谈,节目重新提及一个个之前曝光的问题,相关部门则作出回应。
南宁市“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节目开播3年多来,节目一期一期做,问题一个一个查,形成了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强大舆论氛围,深受群众欢迎。如今,又别出心裁地推出“回头看”特别节目,笔者以为,这是电视问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我革新,是提高节目质量、检验部门作风、回应群众期待的主动升级,是一个实招、硬招、好招。
“回头看”看什么?看“疗效”。为什么“回头看”?为了更好“向前走”。怎么样“回头看”?一边看一边倒逼工作取得进步。
问政不是“秀”政。电视问政和网络问政乃至其他形式的问政,需要问出成效、答出成绩。如果官员面对群众和监督员提问,脸上羞愧难当,发言痛心疾首,但节目过后却对问题置之不理,对作风不予改进,这样的问政如同作秀。问政“回头看”,硬就硬在看官员红脸、出汗之后,有没有排毒、疗伤,有没有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掉、把阻碍问题解决的作风转变好。
问政重在问责。问政是听取民声的一种方式,但绝不能只停留在听取民声这一“初级阶段”。节目之名叫做“向人民承诺”,节目之实在于“给人民答案”。承诺了却不去做,去做了却没做好,这样的回应形同虚设。比如,南宁各大客运站周边的非法运营问题,节目一问再问,官员一诺再诺,这种情况就需要适时进行“回头看”。既要看问题究竟解决没有,还要看有关方面是否将问政与问责紧密结合起来。问政“回头看”,硬就硬在动真格,将问责追到底。如此,问政才有生命力,政府才有公信力。
问政催化“日常”。问政确实应该解决单个问题,但却不能满足于解决单个问题。既要治表,也要治里;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这就需要针对问政的现象进行剖析,进而从根源上找出症结,最终把功夫下在封堵制度短板和漏洞上。因此,问政“回头看”不仅是程序上的需要,而且应该深化到一个更高的要求中去。问政“回头看”,硬就硬在不仅要看问政的具体一事是否获得解决,而且要看是否促进了单位的日常工作,让问政效果横向辐射、纵向传递、形成常态,真正达到“一次问政长期受益”的结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工作创新没有休止符。相比于一些地方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的问政节目,南宁电视问政的“回头看”,显得尤为清醒和可贵。更重要的是,“回头看”既是对节目中被问政单位、被曝光问题的检验和监督,同时也是对节目自身的审视和促进。这样的一个硬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被问政单位和节目本身,都在“回头看”中更好地“向前走”。其他地方的各种问政,不妨从这一做法中汲取些有益养分。
新闻推荐
南宁警方列出长假安全防范“清单” 家中做好防盗 手机谨防“指纹盗窃”
中秋节遇上国庆节,8天的长假,无论是宅在家里过节还是外出游玩,都应该注意安全。南宁警方结合以往假期易发或高发的警情特点,为广大群众准备了一份安全防范注意事项。大家多留一个心眼,多守一份平安。...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