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学养殖黑豚 带动乡亲脱贫

南宁日报 2017-09-26 08:11 大字

邕宁区百济镇华灵村那佳坡的苏玉文曾养过1000多只黑豚,但由于管理不善,十之八九都没养活。几年后,他的黑豚供不应求,还计划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黑豚养殖之路越走越宽广。苏玉文说,除了不服输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依靠科学的力量求发展。

科学养殖,尝到成功甜头

苏玉文的黑豚养殖场养殖区由板房组成,采取的是笼养模式,每个笼子有0.5平方米大小,笼底垫了稻草和木屑,苏玉文说这有利于保暖吸湿,里面有喂食槽、喂水口等设施,每个“房间”养殖三四只黑豚。

“黑豚对环境的要求比较挑剔,需要安静、干燥、温度适宜的环境。黑豚的听力非常好,嘈杂的环境会引起黑豚心情烦躁,甚至会相互攻击,妊娠期的黑豚还有可能流产。” 苏玉文说,“以前我可没了解这么多,这些都是经验。”

苏玉文曾有过养殖黑豚失败的经历,一度负债累累。6年前他到桂林参观了别人的黑豚养殖场后,引进了第一批黑豚200多只,养殖成功尝到了甜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他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引进1000多只黑豚,因为管理不善,消毒工作没有做好,黑豚纷纷染病,死了800多只,损失惨重。

失败的经历没有将苏玉文击倒,他向亲戚朋友借了4万多元,重新开始养殖,购买了一批铁笼喂养。他说:“原来的饲养槽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地面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使黑豚染病。现在我使用铁笼养殖,黑豚不直接接触地面,粪便也好处理,通风又干燥。”

为了实现科学养殖,苏玉文请来百济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养殖场给他的黑豚进行“体检”,并认真听取技术人员给他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养殖“呵护”他的黑豚“一路平安”。

好养又好卖,前景看好

眼看就到黑豚的“开饭”时间,苏玉文把供水开关打开,干净的自来水从管道通往每一个“房间”,新鲜的草料也挨个投放到食槽里。为了养好这些黑豚,他用自家的10亩土地专门种植黑麦草和皇竹草做黑豚的口粮。苏玉文抱起一只黑豚向记者介绍说,这小动物浑身上下都是宝,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胆固醇,有“天然黑色食品”的美誉。皮质柔软光滑,保暖性好,可用于制作高档裘皮大衣和工艺品,它的血还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因其性情温和,还可作为宠物饲养。

“这小东西又好养又好卖,现在不愁卖,就愁没有货。广东、福建的客商直接到村里来收购。”苏玉文说,每只成年黑豚的售价大概是30元,纯利润可以达到10元/只。

苏玉文对黑豚养殖前景满怀信心:“黑豚养殖成本低、繁殖快、出栏早,而且单价高。将来我想成立华灵村黑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黑豚养殖互助会,采取‘公司+合作社’或\‘互助会+农户’的模式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虽然现在的市场行情比较好,苏玉文还是利用网络电商等平台进行宣传销售,拓宽销售渠道。今年中秋节后他还想引进白豚鼠来饲养,这种白豚鼠多用于医疗实验以及作宠物饲养,价格比黑豚高出许多。

本报记者杨静

通讯员覃捷

新闻推荐

推进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通讯员郭超前梁园)“烧伤之后,我非常绝望,是卫计局干部给我捐款,帮我办理报销,鼓励我配合医生安心治疗,太感谢你们了!”江南区江西镇那廊村村民梁运某面对扶贫干部这么说。近年来,江南区...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