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歌新唱”平话山歌焕发生机

南宁日报 2017-09-11 05:04 大字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广西被誉为歌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习惯以歌传情、以歌叙事,从中原而来的平话人在这片沃土上也学会了歌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话山歌。近年来,南宁平话人通过“老歌新唱”的方式让平话山歌焕发生机。

“平话人称‘山歌\’为‘家\’,也就是家词,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南宁平话人把平话山歌视作文化食粮,其汇聚了平话文化的精髓,靠口传在平话人中代代相传。”广西平话山歌传承人梁世华张口就来了一段:“古话人言十五亮,因何十八到团圆”……至今仍在江南沙井一带流行的平话山歌,旋律悠扬、平缓、原生态,用平话唱山歌,将壮族山歌融入汉族语言文化特点,唱腔优美,韵律感强。

“平话山歌和壮族山歌不同,第一是用平话唱,押的韵脚也是平话的韵,为明韵。第二唱词对仗,一般似七言诗,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有韵有律,具有古汉语诗词的韵味。”梁世华说。

据他介绍,平话山歌有汉族山歌、用平话来唱、多声部唱法的特点。题材多以情歌为主,歌词一般是七字居多,也有很多比兴、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如说自己出身寒门,则说“高山搭房门面北”,以高和寒来比喻自己的出身;如“哥过藕塘哥洗手,人人爱说哥偷莲”,里面的“莲”与古乐府诗里莲花意寓的“怜爱”一致。平话山歌还有一些特定的指代,比如灯草代表心、苇秆代表风流、观音代表清净等。

从歌唱形式上分为男声、女声和男女声对唱,歌声悠扬、平缓、原生态,歌唱时可根据内容配以不同的韵,如金银、娇连、朋乖等,唱起来娓娓动听。清唱山歌,没有伴奏,听起来古朴、自然,沁人心脾。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现在在江南区会唱平话山歌的人大多是五六十岁以上,平话山歌面临青黄不接的传承危机。面对危机,城区政府和民间艺人们都行动起来。

梁世华介绍,近年来,来自南宁市周边的平话山歌手,每到周日就在朝阳广场、新秀公园等地,自发聚集在一起开歌会,独唱或对唱平话山歌。让人在原生态歌声中娱乐身心,又使平话民歌文化得到了发扬和传承。除了传统教授外,江南区还建立了平话山歌传承基地,城区文化部门与传承基地建立了联系制度,每年定期下点了解传承工作开展情况,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平话山歌的生命力在下一代获得延续。

新闻推荐

学校门口过街通道该不该取消? 家长:过街通道取消后师生需绕道,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交警部门:能否恢复需由南宁经开区管委会决定

斑马线被取消后,原有的过街通道中间被恢复成绿化隔离带。取消斑马线后,不少学生要绕道,途中还要经过一个大型停车场。有时大货车与行人争道。南国早报记者陆旺实习生韦燕柳文/图近日,南宁经济技术开...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