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 骗子混进新生群诈骗得手 警方“敲黑板” 防诈“干货”请收好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老师与家长的QQ群或微信群更活跃,骗子也嗅到了“机会”。其中特别是新生入学后新建的群最受骗子青睐,因为这时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还不熟悉,需要交流的事情也特别多,一不留神就会给骗子找到下手的机会。记者近日从弋江警方了解到,8月底芜湖市一所幼儿园的十多名新生家长就在这样的群里被骗,弋江警方奔袭千里最终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抓获。记者就此采访了办案民警,广大家长们可通过民警的一番分析避免上当。
幼儿园新生群混进了骗子
今年8月底,弋江警方接到辖区一幼儿园老师报警,称其所在的小一班QQ群内有人冒充老师以制作校服为名诈骗学生家长,共计14名家长累计被骗4500多元。此时正值开学季,诈骗分子目无法纪,顶风作案,性质极其恶劣。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
办案民警第一时间回访受害人,通过耐心梳理,仔细调查案件发生经过,民警发现广西南宁马山县人李某京、南宁宾阳籍李某琪为实施诈骗的QQ号持有人,该2人有重大作案嫌疑。9月5日上午,弋江警方奔赴1700多公里外的广西南宁市,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在一宾馆内将嫌疑人李某京、李某琪抓获归案。
骗子先“摸底”再放“烟雾弹”
经连夜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其合伙冒充老师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原来,嫌疑人李某京和李某琪系男女朋友,两人整日无所事事。李某琪一次偶然的机会将支付宝借给同学用于转账并被冻结,在询问后得知原来同学在从事冒充老师诈骗学生家长的犯罪活动,李某京知晓后认为搞诈骗来钱快,于是和李某琪商量一起干。
两人从同学圈内学会诈骗方法和话术,再从朋友处借来作案用QQ号。8月23日晚间,李某琪在QQ上搜索“幼儿园”“小一”“宝贝”等关键词加幼儿园家长群,对于需要验证的群就直接跳过,成功进群后,李某琪仿照幼儿园老师头像,将QQ昵称改为老师的名字。8月24日早上,李某琪将准备好的一段文字发给李某京,李某京在家长群内发布缴纳制作校服费的消息,让家长以发红包的形式转账,当天李某京、李某琪诈骗群内14名家长累计4500余元。
目前,根据审讯结果,警方对两人初步串并案4起,涉案金额9000余元,两名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教你防诈“干货”
办案民警对此类电诈套路进行了分析:一些骗子会利用开学季、暑期补课等时间节点,通常会选择不需要身份验证的家长群作为目标,先混进去蛰伏一段时间,摸清群内老师的活跃规律。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骗子会选择老师上课或者休息的时候,将微信昵称和头像改成与老师一样的,用以混淆视听骗取家长信任,再通过收取服装费、教材费、资料费等名义骗取钱财。有的骗子还熟知“人心”,会一次混进多个账号,用其他账号冒充个别不活跃的家长,在“假老师”发出收款信息后回复“已转”“已支付”等“烟雾弹”,混淆视听。
对此,警方提醒家长注意:
一、保证家长群的群成员身份明确,老师要及时对家长群的人员进行梳理,对进群人员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将身份不明的人员第一时间移出。
二、作为群管理者,教师们需随时留意家长群的动向,一旦发现骗子发布不实信息时,第一时间将骗子移除出群,并及时澄清,同时在群内公告栏中列出提醒,如:“老师不会私下找家长收款,请大家提高警惕,涉及缴费等问题,请第一时间电话确认,核实身份。”
三、老师在收取服装费、教材费、书本费时,一般会提前在家长会上通知或者让学生转达家长。如家长临时接到收取各种费用的消息后,应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学生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转账缴费。
民警推荐家长给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在接到涉嫌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能够第一时间预警甄别,并能有效拦截。此外市民发现可疑电话短信或自己有可能受骗时,可以通过此App及时进行报警、举报、投诉。该App还能及时接收各类诈骗信息、典型案例宣传,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该App还可以对手机内安装的各类软件检查检测,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如果手机中“国家反诈中心”App发出风险提醒,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要视而不见、轻易转账。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许洁琳通讯员韦德盛)5月14日晚,一男子为了200元违规替人私运建筑垃圾,结果被执法人员逮个正着,为此面临五千元...
马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