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载砥砺薪火传 不忘初心护健康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05周年发展纪实

广西日报 2019-10-28 06:59 大字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小乐园医院门诊楼。 现在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大楼,与百年前形成鲜明对比。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医德流馨,薪火相承。

12月28日,南宁历史悠久的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迎来了105周岁生日。

从1914年创建的小乐园医院,成长为有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的、人民的公立医院;从创建时仅有的80张病床、80多名员工,发展到今天拥有1140张病床、2457名职工,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历百年淬火洗礼,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变。

走进新时代,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形成了独有的医院文化和精神。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和疫情暴发危难;不管是保家卫国的需要时刻,或是在援外医疗的峥嵘岁月里,医院医务人员都能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救死扶伤最前线,不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用人间真情和大爱奏响了一曲曲演绎胜利的凯歌,为南宁市乃至自治区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学科强院,牢记使命勇争先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医院医疗条件很差,学科门类也不齐全,很多学科都是空白。”近日,105岁老人宋鸿基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高难度的植入心脏支架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宋鸿基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同龄,也是从该医院退休的老医生,回忆当年的情景,老人感慨万分。

医院成立初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1952年,南宁市立人民医院成立并逐步完善机构改革,正式设立五官科,由宋鸿基任主任。当年他便遇到了白喉肆虐,100多个白喉患者发生急性喉梗阻,基本上都集中到五官科进行抢救,病人生命危急。“当时情况危急、条件艰苦,有的医生在门诊病床上直接做手术,有的到了病房在床边做手术。最后,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宋鸿基回忆道。“现在,医生不再为医疗条件担心了。医生水平越来越高,医院设备越来越先进,不仅已经可以做难度很大的手术,患者的满意率也越来越高。”看着今天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宋鸿基十分欣慰。

全新的门诊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人才梯队进一步健全,让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如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占地面积4.4万多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下设一个分院(埌东医院),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6个(肾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临床护理、骨科、血液内科),自治区妇幼健康重点学科2个(儿内科、产科),南宁市重点学科4个(呼吸内科、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医学检验科),南宁市临床特色优势专科1个(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南宁市质控中心5个(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南宁市重症质控中心、南宁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南宁市感控质控中心、南宁市临床检验中心)。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基地专业16个;拥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下设14个专业,建立了药物临床试验I期研究室。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市级卒中中心认定。设有两个医学研究所,分别是南宁市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南宁市呼吸道疾病研究所。该医院同时还是南宁市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特色医院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治院思想,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医院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观念、新技术,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2013年以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推出一系列举措招贤纳才,一支年富力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博士高学历队伍已初具规模。借助“外力”的同时,该医院也在不断苦练“内功”,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推上科研第一线,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目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卫生技术人员2152人,占职工总数的88%;医院高层次人才319人,其中正高66人、副高253人,共有博士32人(含在读);目前在国外进行培训15人,研究生364人;有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22人,区市级专业学会委员118人;有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07人。

2精诚济世,服务社会效果显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幸福的基础。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更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守公益,服务社会,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医院体系进一步夯实,医疗质量大步提升,病人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2003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全力抗击“非典”。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宣传发动、15次培训医务人员,做好防护、不怕苦累与危险,出色完成任务。

2014年4月15日,一辆双层巴士在南宁市青竹立交附近撞上限高架,28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即启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预案,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及时对伤员展开救治。由于应对及时、措施得力,伤员均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处置,经抢救,所有伤员均病情稳定并治愈出院。

从“看病难”“排队难”到“动动手指”就能看好病,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国家卫计委通报表彰为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发挥信息优势”示范医院。2017年6月27日,该医院“掌上智慧医院”正式启用,通过打造“指尖上的医院”,广大市民便可充分享受到更为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医疗”掌上就医服务,极大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缩短患者看病等候时间,极大改善了人们的就医体验。目前,该医院门诊预约挂号量占总挂号量的51%以上,就诊预约时间最短精确到15分钟,预约检查时间最短精确到10分钟。

先进的医疗仪器、高超的医疗技术,成为医院服务社会、保障群众健康的坚实基础。如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配置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如GE3.0T静音磁共振、最新型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西门子AritiZeego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器人”、128层螺旋CT、SPECT/CT、3D腹腔镜、西门子三维彩色B超、手术导航系统、30位高压氧舱、罗氏全自动生化发光免疫检验流水线、微生物质谱仪、微生物检验分析仪、基因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等。该医院技术团队实力雄厚,除常规开展各级各类微创介入及内镜诊疗技术外,专科的特色技术如肾内科的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胸心血管外科的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ECMO辅助技术,麻醉科的自体输血技术、可视化技术,骨科的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椎间孔镜技术、踝关节镜手术等,均居于广西先进水平之列。

3改革创新,不忘初心再前行

当好健康“守门人”,通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牢记使命惠民生,率先垂范勇争先,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医院发展越走越好。

自1963年自治区开展援外医疗工作以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多次派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术水平高超的人员远赴非洲等国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医疗队员牢记使命、克服困难、勤勉敬业,甘于奉献,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出色完成了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受到当地国家政府和人民的赞誉和爱戴。

医院要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开展。该医院通过创建特色教育平台锤炼党员党性,结合业务工作推出党建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党支部升级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务干部责任感,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数百名医务工作者奔赴马山、上林多个乡镇开展医疗扶贫活动,成为当地群众健康的守护人,为扶贫对象筑起坚实的社会保障网。在健康扶贫方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马山县里当瑶族乡卫生院搭建远程心电、影像诊断平台,使其成为南宁市第一家搭建远程心电影像诊断平台的乡镇卫生院。通过发挥医院优势,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世界性难题,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更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

2017年5月,南宁辖区内32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作为南宁市综合医联体牵头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按照上级部门“深化改革、资源共享、公平可及、群众受益”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满分治、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等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今年9月17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揭牌成立,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主体牵头组建,包括2家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疗机构。各医疗机构将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主动将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更充分彰显出“龙头医院”在医改主战场上为推动本地区医改所起的积极引领作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未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韦金儒充满信心地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盘活现有资源,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健康南宁发展助力,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沐浴着新时代的和煦东风,在未来的岁月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只争朝夕的实干韧劲、爱岗敬业的奉献品格,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撸起袖子,锚住梦想,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扬帆起航!

(文图由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龙印山鸡“飞”出大山

本报南宁讯(记者/杨波实习生/麦艺馨)10月17日,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广西万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马山县金钗镇龙印村开展结对帮...

马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