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看你”

贵港日报 2019-04-20 11:48 大字

本报记者陆小洁

4月5日,家住贵港城区的洪艺珊家里来了一位素未谋面、名叫黄庆桥的客人,他是南宁市马山县的中学教师。而促成他们此次见面的,却是已故的梁勇科——洪艺珊的丈夫、港南区武思江水库木梓电站员工。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呢?

这一幕的发生,源于洪艺珊整理梁勇科遗物时的偶然发现。2018年12月中旬,40多岁的梁勇科因故突然离世。洪艺珊到木梓电站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堆旧信件,其中一张红色字的小纸条特别引人注目:1994年9月份,我在广西电视台看到一个社会调查,说全国有超过100万失学儿童。看到电视中失学儿童的家庭情况,我流了30多分钟泪,决定要用自己当时每个月189元工资通过“希望工程”资助三名广西的学生。当晚(节目)主要介绍失学儿童主要集中在百色地区,于是我通过团百色市委,认资助一男一女两名初一的学生;通过南宁市马山县团委,资助了一名马山中学高一学生黄庆桥。

“我们结婚十几年,他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些。”洪艺珊哽咽道,仔细翻看,信件大多是梁勇科与三名受资助学生的往来信件。丈夫20多年前的善举,令洪艺珊动容,于是联系上了当时马山县团委的负责人。黄庆桥得知消息后,特地赶来拜祭恩人。

“嫂子,我这次是特地来‘看’梁大哥的。”一进门,黄庆桥话中满是遗憾,“20多年来,我想着一定要去一次贵港,没想到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看望梁大哥。”

黄庆桥叫梁勇科“梁大哥”,是因为当时黄庆桥上高一,梁勇科刚参加工作两年,年纪相差不大。从上高中到师范专科毕业,梁勇科一直坚持给黄庆桥寄生活费,100元、200元不等,帮助黄庆桥顺利毕业。

“那时候,我和弟妹三个人读书,家里是最困难的,后来妹妹辍学了,我也没办法交学费,眼看也要辍学了。”黄庆桥家在马山县金钗镇龙卯村登学屯,家里主要靠上山砍柴出卖维持生活、供兄妹三人上学。“一担子柴火几块钱,可是我们每周都要几十元的生活费,家里根本支撑不下去。”就在这个时候,黄庆桥入选“希望工程”,得到梁勇科的资助。

“除了生活上的资助,梁大哥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精神。”黄庆桥说。梁勇科在信中曾说他的生活负担也不小,但是会一直支持黄庆桥读到毕业,并鼓励黄庆桥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拼搏进取。“梁大哥教我坦然面对挫折,一路向前。这种上进、正义、向上的思想,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

梁勇科同时资助的,还有另外两名百色市的初中学生。1997年,因二哥去世,梁勇科还将侄子带在身边生活、学习,每月189元的工资,

对于梁勇科和四个分别上着高中、初中、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显然是力量有限的。即使如此,梁勇科也一直没有放弃,保证孩子们都有书读。

在洪艺珊整理的信件中,记者注意到33元、300元、1000元……20多张保存完好的汇款通知单。这些通知单,记录着梁勇科资助“希望工程”的一点一滴。

“梁勇科一直很节约,结婚以前,他在电站宿舍做饭吃,从来没有买过肉。”洪艺珊潸然泪下,“原来以为那时候工资不高,家里的老母亲生病要用钱,他才这么节约,现在才知道原来他还负担着几个孩子读书。”

“梁大哥,今天我来看你了。”临走前,黄庆桥对着梁勇科的遗像告别,“今天我了却了见到你的心愿,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资助,一直铭记于心。”

新闻推荐

世界卫生日“厕所革命”助亿万农民减疫病、增健康

4月7日是第70个世界卫生日。记者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厕所革命”已让我国农村地区粪-口传播疾病的发病...

马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