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周日倾城开放 晚报特邀50名小记探秘“非遗”魅力

南宁晚报 2018-11-08 06:25 大字

活动咨询:文记者 18100778289

本报讯(记者 文艳玉)“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明代王守仁的《元夕二首》中提出的铜鼓是怎样的?而《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织布机长啥样?你想不想体验一下穿越,来一场与时空的对话?

11月11日上午,广西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馆将在广西大学东门旁阳光城·檀悦倾城开放。当天,《南宁晚报》小记者“尚学共享课堂”也将正式挂牌成立。南宁学生记者团将特邀50名小记者现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魅力,采访这些非遗物质文化背后的故事,同时还可亲身体验非遗制作过程。

本期主题活动是“与非遗来一场时空的对话”,特邀50名小记者参观广西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馆,安排专业讲解员给小记者们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故事。织布机,在古代的著作中被多次提及。《三字经》中提到过“子不学断机杼”,《木兰诗》也描写过木兰姑娘当窗织布的场景。那么,织布机长什么样的?人类是何时发明织布机的?织布机又是运用什么原理将麻、线最终织成布匹的?广西的壮锦,是一大民族特色。过去,家中有孩子出生时,外婆就会用壮锦手工缝制一条背带当礼物赠送,然后代代相传。想不想看看这条功不可没的背带是长什么样的?

广西的铜鼓文化源远流长,如今马山县人的铜鼓表演堪称民间一绝,小记者们可以前来一探铜鼓的年代面貌。除此之外,陶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钦州的坭兴陶文化最早可溯源至上万年,是广西最具传统民族特色产品之一,被列为重点文化产业保护。小记们是不是很想亲自来感受万年坭兴的历史魅力?

另外,现场还将有苗银、刺绣、团扇、绣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赶紧来与这些文化遗产来一场近距离对话吧。让我们一一揭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追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增长见识,扩大视野,锻炼实践能力。据悉,此次打造广西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馆的阳光城·檀悦,是阳光城集团在南宁打造的广西首个绿色智慧家项目,是阳光城在广西高端系作品。社区设置泳池、四点半学堂、健身/瑜伽馆、水上会客厅等,为居住生活填写新理念,开启城市新生活。

■小贴士

活动主题:特邀50名小记“与非遗来一场时空的对话”

招募人员:50名(学生记者团小记者免费)

报名方式:扫学图APP二维码,进入实践活动页面报名即可

新闻推荐

2018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开跑

本报马山讯(记者/孟振兴通讯员/黎璐)11月4日,2018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系列赛暨“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系列赛(马山站)在马山...

马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