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大力扶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贫困户“造血”能力 打好特色产业牌 摘掉头上“贫困帽”
客商正在精心挑选肉猪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场硬战中,马山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增强脱贫“造血”功能的一剂“猛药”,因地制宜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 走上致富道路。
建设产业园区 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2018年,马山县林圩镇伏兴村东仁屯在林圩镇龙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建设起伏兴村扶贫产业示范园,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为模式,投资了20万元发展特色种植,大面积种植砂糖橘,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4万元。
龙腾种植专业合作社覃乃照说,示范园如今种植砂糖橘110亩,有1万多棵果树。2017年已产果10万斤,收入30万元。2018年果树进入正常产果期,预计产果30万斤,创造90万元收入。
覃乃照说,在帮扶贫困户的工作中,合作社主动吸纳帮扶贫困户到示范园工作,带动附近贫困户务工,使贫困户月收入达2000多元。同时,鼓励贫困户入股,增加他们的收入。“入股合作社,不仅给我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来致富的希望。” 合理村的何贵勤说,2015年他入股了6万元,经过3年的努力,2018年全部回本,明年将有1倍的分红。
“产业园的建立主要是给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集体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带动了21户贫困户加入,未来还将扩大园区规模,继续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脱贫摘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伏兴村脱贫摘帽奠定坚实的基础。”伏兴村第一书记周福波说。
发展集体经济 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种植
在乔利盛世生态养猪场里,来自四川的客商正在猪栏仔细挑选肉猪。看着一头头肉猪被客商挑好装上车,工作人员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现在养殖场有2500头猪,今天要运走600头左右,这是今年第一批出栏的猪,收入近100万元。”企业负责人乐呵呵地说。
合作社负责人蒙有胜说,养殖场通过“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合作方式,由公司负责提供猪苗、技术和销售,贫困户负责部分猪苗散养,公司会对其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及收购,减少他们的养殖风险,为他们带来相对稳定的收益。
乔利乡乔利果蔬产业示范区主要种植沃柑和火龙果,增加了养殖场,既可以利用猪的排泄物建立沼气池,通过分离技术得到沼气和有机肥,提供给附近屯的村民免费使用,又可以将沼气剩余物料经过充分沉淀,经过处理喷洒到果园,间接提升了果实质量和产量。今年园区火龙果产量可达50万斤,产值在100万元左右。
乔利社区第一书记韦淮翠介绍,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收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转土地所得租金,二是到产业园打工,三是入股合作社所得分红。
打造农旅结合 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目前,马山县有贫困村57个,贫困人口5.4万人,其中,有14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8324人。
针对这个情况,近年来,马山县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全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打造一批生态综合示范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乡村休闲旅游点和精品线路,并持续举办月月生态体育旅游节、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攀岩精英挑战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等重大活动和赛事,创新推进“农旅融合”“体旅联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丰富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据统计,近3年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速22%,农民从中获得人均收入2010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率达25%以上。
马山县政府将通过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推进粤桂扶贫协作等一系列举措。计划在2018年实现脱贫人口26369人,脱贫摘帽贫困村20个。
新闻推荐
“环广西”自行车赛本周开赛,为保障赛道安全—— 民族大道等多条主要路段将临时限行
南宁市绕圈赛市区绕行指示图本报通讯员李南摄南宁至马山赛段市区绕行指示图本报通讯员李南摄■本报记者周志英实习生蒋钰...
马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