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因病去世,一家四口寄居在伯父家,她以596分考上大学 生活再难 母亲都坚持让她继续读书

南宁晚报 2018-07-30 07:19 大字

覃凤莹展示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本报记者 韦东 摄

■本报记者 韦东

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就因病去世,老旧的祖屋年久失修,姐弟3人和母亲只能借住在伯父家,全家的生活费仅靠母亲在外打工维持。在这样的环境下,覃凤莹没有被生活压垮,反而加倍努力读书,在今年的高考中,她取得了596分的好成绩,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录取。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读完大学后,找到一份工作,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被心仪大学录取她喜忧参半

家住马山县林圩镇兴隆村尧地屯的覃凤莹,从小就要强,对学习非常感兴趣,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奖状铺满了家里的墙壁。

今年高考,覃凤莹发挥得很好,考出了596分的高分,顺利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录取。

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覃凤莹既高兴又犯难。高兴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犯难的是上大学所需的学费、生活费等,对他们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父亲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我和姐姐、哥哥全靠母亲一个人。”说起家庭的环境,覃凤莹眼眶泛红,情不自禁流下泪水。原来,覃凤莹的父亲患了重病,巨额的医药费完全拖垮了他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给父亲治疗,他们家里欠了很多债。就连自家的住房,都因为没钱维修,一家人只能借住在伯父家里。

为让孩子们念书母亲四处借钱

覃凤莹在家里排行第三,上面还有哥哥和姐姐,姐弟三人的生活费、学费,全靠母亲一个人辛苦在南宁打零工维持。在这样的情况下,三个孩子都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大学。

覃凤莹说,哥哥在南京财经大学读大二,姐姐在桂林医学院就读。每个学期准备开学时,都是家里最难过的时候。因为姐弟三人上学所需的费用,只能依靠母亲每个月在外打工所得的2000多元钱,而且这笔钱还要兼顾全部人的其他费用。为了筹到孩子们的学费,母亲四处找人借钱,这家300元、那家200元地借,村里所有人她都借遍了,才凑齐了他们的学费。

“我从初二开始,就想到南宁打工,不念书了,希望可以帮帮妈妈。”覃凤莹说,妈妈对此一直不同意,还跟她发了火,要求她继续读书,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上大学好好学习回报好心人

“考上了大学,我不能就此松懈。” 覃凤莹说,她希望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毕业以后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可以好好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和报答帮助过他们家的好心人。

覃凤莹说,村里的好心人借钱给他们读书,让她非常感动,每一笔借款,姐姐都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准备参加工作后,把欠款还给好心的村民。现在,姐姐在学校里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哥哥则利用每个假期到工地里打零工,她平时也会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而每个暑假她还会到南宁的餐厅打工,尽量减轻家里的负担。

生活的压力虽然沉重,但覃凤莹却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我们一家人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以后我要好好工作,回报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覃凤莹说。

●学生档案

覃凤莹,女,马山县马山中学

高考成绩:596分,理科

录取学校: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

基本情况:家里一共有四口人,单亲,母亲一人将3个孩子抚养长大,当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欠下了不少债,马山县精准识别贫困户。

●学生要求

如果您身边有优秀的寒门学子正在为学费发愁,如果你是拿到一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寒门学子,或是您正在为优秀孩子的学费担忧,请拿起手中的电话,拨打本报热线0771-5530111,推荐或者讲述您或他(她)的故事。本报记者上门核实,让学生填写专门的报名表格,帮助学生向CCTV-7《聚焦三农》栏目推荐,最终审核通过,学生将获得8000元助学金。

扫扫完善信息

可报名

1.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的2018年高考学生。

2.农村户籍学生,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已经确定被一本院校录取。孤儿、残疾等特殊学生可适当放宽条件。

3.学生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生活乐观,有志气,富有爱心。

4.已获得其他形式资助的考生,自动放弃本次机会。

●报名方式

1.得知录取结果后,直接扫描左方二维码,完善信息进行报名。

2.经《聚焦三农》栏目组和基金会共同审核后,入选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证明,即可每人获得8000元学费资助。

新闻推荐

保护“壮族传扬歌” 打造文化新品牌

本报讯(记者韦东)昨日,自治区民语委召开马山县“壮族传扬歌”保护传承专家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山县的传承发展...

马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