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庭望:“壮”志不渝六十载
本报记者林雪娜
一名从壮乡走出去的壮族儿子,在民族文化的百花园里默默耕耘六十载。而今耄耋之年,仍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北国与八桂之间,为壮民族文化研究奉献才智。
近日,由著名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者、壮文化研究专家梁庭望主编的《骆越方国研究》与读者见面。这是他多年壮文化研究的又一新突破:骆越文化对南海领域有重要历史贡献。他将这一成果献礼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他说:“壮乡养育了我,乡情始终凝结在心里。我把一生的爱融入民族之中,希望能尽己之力为家乡做一点事。”
【人物简介】
梁庭望,1937年生,广西马山县人,壮族,著名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者、壮文化研究专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前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副校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党组成员兼副理事长。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高校通用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合作)、《壮族文学概要》(合作)、《壮族风俗志》《壮族文化概论》《中国壮族》《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等65种著作。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获1994年国家教委社科研究成果奖,《壮族文学概要》获国家民委优秀教材奖。发表有《试论中华文化的板块结构》《布洛陀文化——壮族价值观的摇篮》等学术论文400多篇。
A山歌引领研究路
夏日的马山县古寨乡古今村岽竹屯,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时隔多年,梁庭望又回到生长于斯的故乡。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常不经意间闯入他的梦境。好几次,他在梦里走进故乡的大山里,耳畔萦绕的是那熟悉而悠扬的山歌。
仰望着故乡的山,年过八旬的梁庭望深有感触地说:“我走上这条壮文化研究之路,这里,便是源头……”
抗战爆发那年,梁庭望出生于一个壮族农民家庭,祖先辗转迁移定居的这个小山村,尽管土地贫瘠、偏僻荒凉,却是盛产岭南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地方。
在梁庭望的记忆里,古老悠远的山歌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小时候,一放学,他就把羊赶到山上去。山上有各种野花,夏秋时节,还能吃上各种野果子。累了,他就躺在荒草地上听鸟儿叫,看果子狸窜。偶尔,羊会“咩咩”几声过来舔他一口。有时,万籁俱静,树影晃动,此起彼伏的山歌不知从哪个山头传来,歌声悠扬,驱逐他幼小心灵的恐惧,渗入他纯美的心田……
领略山歌的优美,埋下兴趣的种子。梁庭望后来发现,村里流行一种“传扬歌”,那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壮族伦理道德长诗,是“寨老”教导大家做人讲理的“法宝”。给大商户做挑夫的父亲,是半个“寨老”,更像是一本“传扬歌”教科书,常为村民调解纠纷。
有一次,村民找父亲调解妯娌矛盾,梁庭望好奇地尾随而去。只见父亲用“传扬歌”劝道:“相伴两妯娌,欢笑同一路。人人通情理,融洽相照顾。拌嘴莫记仇,一笑好如初。”几番唱教劝导,妯娌竟握手言和了。
节日里,梁庭望常在田边地头听到村民脱口而出的歌声:
“每天懒洋洋,嘴比猫还馋。田间长野草,何处收新粮。”
“儿女会做人,地是聚宝盆。生个败家子,万贯当吹风。”
“劝你众男儿,善恶要分明。野牛出游荡,千万莫去跟。”
……
风趣有理的“传扬歌”如春风般吹进梁庭望幼小的心灵,让他在歌声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山上飞扬的山歌,村里育人的“传扬歌”,悠久淳朴的壮文化如阳光般滋养着梁庭望,也让他对本民族文化萌生浓厚兴趣。在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填上:中央民族学院壮语言文学专业。
B花山岩画解“蛙神”
从南国边陲踏入中央民族大学校门的梁庭望,掩饰不住内心的澎湃之情:“有蒙古族、藏族等多民族同学,像一个民族文化百花园地,让人既新鲜又激动。”
然而,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里,梁庭望越来越感受到壮族文化研究的意义与责任重大。当时,不少蒙古族、满族同学对本民族文化十分熟悉。梁庭望钦佩之余,回望自己从小学到中学走过的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知之甚少。
“作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却没见几人研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梁庭望心头油然而生,“每个民族都在挖掘整理其文化,壮族也不能落伍。”
他开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从壮族文化视角解读壮族文学,从中华民族文化大视野审视本民族文化。期间,他多次回乡做调研,奔走于壮族聚居的村寨,收集民歌、民间故事传说等,从采撷的民间素材中探索壮族文化历史的根源和内涵。毕业留校任教后,他更是将文化研究融入壮族文学教学,使教学内容厚实而开阔。
20世纪60年代,左江花山岩画主体形象引发10多种揣测观点。许多观点由于脱离壮族历史文化,不能很好诠释花山岩画蛙形人像的文化内涵。梁庭望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投入花山岩画的专题研究之中,运用历史、自然科学等七八种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揭示出壮族祖先敬蛙神的文化心理,解开争论了几十年的花山岩画主体形象之谜:岩画上的人身蛙形是壮民族保护神蛙神,各岩画点是壮族祖先各部落祭祀蛙神的圣地。这一研究成果,迅速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同。
随着“蛙神说”理论研究的深入,梁庭望对壮族稻作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1995年,湖南道县雁寿镇发掘出上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碳化物,成为十大考古新闻之首。梁庭望经过调研发现,雁寿镇古代属于壮族祖先的苍梧部。1998年,梁庭望在《栽培稻起源研究新证》一文中提出:道县发掘表明,壮族祖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民族之一。
文章迅速引发业界强烈反响,新华社将该文编为专稿在中央电台广播,并发往海内外分社。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在湖南怀化召开世界粮食安全会议,梁庭望被邀请去作报告。200多名中外农业史专家听取他的论证后,给予高度评价。袁隆平风趣地对他说:“我只懂得研究杂交水稻,你才懂得研究水稻历史文化!”
C寻根探源提自信
多年以来,梁庭望一直想在家乡寻找能展示我国稻作文化的基地。当听说有一个5000多年前的古骆越文化大石铲遗址群现身广西隆安时,他欣喜不已。经过多次考察后,他提出:隆安稻神山祭祀遗址群是古骆越最大的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该遗址群考古证明:隆安是世界重要的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
在研究民族文化过程中,梁庭望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壮族作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所作的贡献弥足珍贵。他将一项项研究成果编为专著,并对壮族文化进行仔细梳理,出版了《壮族文化概论》《壮族风俗志》《壮族文学概要》《壮族文学艺术概论》《中国壮族》等壮族文化的奠基之作,为壮族文化研究创建了理论体系。
退休后的梁庭望并没有停下民族文化研究的脚步。壮民族的血液流淌在他矢志不渝的信念里,抚育他成长的乡土始终魂系着他的心绪。
2005年,南宁市为开发大明山建立专家组,邀请梁庭望担任专家组顾问。在大明山文化开发过程中,专家组在大明山下发现了骆越方国都城,梁庭望与专家组成员花费多年心血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壮侗语族民族的共同祖先骆越人已建立骆越方国,并根据中央王朝的指令开发和管理岭南和南海。
这一论证,证明了先秦时岭南便是商周中央王朝领土,纠正了秦始皇大军南下时岭南才加入中国版图的观点,指出南海群岛和相关岛礁、海域自古便是中国领土领海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历史佐证方面有了越来越充实的科学根据,突破了国内有关南海研究集中在秦汉以后的局限。这一重要发现,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骆越方国研究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经过八年奋战,不断调研、论证,一部140多万字的《骆越方国研究》著作终于问世,给南海历史文化研究提神振气,让属于古代中华文明的骆越文化占领了制高点,使壮族先民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有了更加紧密的关联。
“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是开放包容的民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给中华文明作出了灿烂的文化贡献!”梁庭望满怀激情地说。今年恰逢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与民族区域自治同步进行研究的梁庭望,对民族文化自信有了更强烈的认识:“我们应该重树壮族文化自信。广西文化要发展,民族文化是法宝,要以世界眼光、站在中华文明角度思考文化发展。将古今串联,把传统与现代相接,用开放包容的历史理念孕育新的文化因子。”
矢志不渝六十载,“壮”志情怀立心间。这位壮文化的继承者、挖掘者、整理者、开拓者,精神矍铄地奔走在壮乡热土上,他感觉时间相当宝贵,自己想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新闻推荐
发展攀岩特色小镇,带动村民实现创业就业增收 南宁“体育+旅游+扶贫”模式成效初显
好登山栈道的三甲屯山峰受国内外攀岩爱好者青睐本报记者林显威摄■本报记者林显威近日,由广西体育局组织的媒体走基层活动...
马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