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宜居乡村美了 村民受益请缨参与建设

南宁晚报 2017-12-09 09:5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韦东 通讯员 韦杰)走进马山县里当瑶族乡,莽莽群山中,一条条平坦的硬化公路蜿蜒而入,一座座充满瑶乡风情的现代化乡村坐落其中,展现了处处醉人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被认为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雅联村是马山县里当瑶族乡宜居乡村的示范村。该村年过六旬的居民韦阿姨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大部分道路已实现硬化,道路旁装上了路灯,在村里综合服务中心,村民可以享受到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六项惠民服务。“以前我们要翻山越岭出村到街上办事,现在不出村事情就可以办好,方便多了。”韦阿姨说,村里的条件好了,她和许多居民一样都自觉参与村庄的保洁,让村庄变得干净整洁,村民都觉得住得舒服。

据了解,乡村建设开展以来,该乡通过多种举措,建设了青龙村、太平村和雅联村宜居乡村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辣椒、山葡萄、金银花、旱藕、桑蚕以及里当鸡、竹鼠、黑山羊、肉猪、肉牛等特色优质种养业正在兴起,各项惠民服务让村民实现了办事不出村。宜居乡村建设让村民受益,当地的许多居民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目前该乡的2万多居民都参与了宜居乡村建设。

“村庄干净整洁,美景处处醉人,瑶乡会变得越来越宜居。”里当瑶族乡党委书记黄新恒认为,示范点引领该乡宜居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有趣的“解忧杂货店”

本报记者奚振海通讯员李盼君在马山县加方乡加让小学,有一间不一般的“杂货店”。店里没有零食和玩具,却是孩子们的神往之地——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收获喜悦、视野和友情。这是美丽中国支教项目老师...

马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