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真心真意解困 实实在在帮扶 ——南宁市地税局积极推进***工作

南宁日报 2017-10-16 05:05 大字

市地税局税务干部积极帮助贫困户寻找发展新路子。市地税局税务干部与贫困学生开展帮扶活动。

发放“服务卡”,方便贫困户随时联系地税干部寻求帮助;走访谈心,转变贫困户思想观念,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精准扶持贫困村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贫困村的收入……南宁市地税干部用心帮、真心扶,为帮扶驻点扶贫村脱贫而努力。

近年来,南宁市地税局按照自治区和南宁市的扶贫工作部署,先后派出了40多名税务干部在9个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230多万元,引入扶贫资金1100多万元开展扶贫项目20多项,帮助 500多人摆脱了贫困,积极推进***工作的开展。

精准“把脉” 开出脱贫摘帽良方

马山县的加方乡琴让村和里当乡雅联村是南宁市地税局的驻点扶贫村,这两个村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比较差,土地稀缺零散,难以实现连片开发;水源多存于地下地表中,不利于农作物的耕作和生长;交通不便条件落后,影响生产发展;通讯条件落后,制约经济发展。由于致贫原因错综复杂,村里的部分群众脱贫意识不高。

为了让贫困户尽快脱贫摘帽,南宁市地税局以摆脱贫困为起点,以***为路径,以实现小康为目标,积极推进琴让村和雅联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地税局干部和我结对子,他说我有困难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我儿子的工作难题就是地税干部帮忙解决的。”合兰屯的贫困户黄玉敏拿着一张“服务卡”高兴地说。黄玉敏手里的“服务卡”上,印有结对帮扶双方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等,大到每个阶段的扶贫工作目标,小到贫困户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都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南宁市地税系统的每一个驻村扶贫点,与地税干部结对的贫困户手里都有这么一张“服务卡”,方便贫困户联系结对的地税干部寻求帮助。

贫困户黄玉敏年近六旬,与配偶在家务农,唯一的儿子黄惠珠因二级残疾,医护中专毕业后无稳定工作,成为困扰这个贫困家庭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该户能否脱贫摘帽的关键。找到了问题所在,南宁市地税局驻村第一书记李斌迅速行动起来,与结对帮扶工作队员多次走访该户,不仅与户主黄玉敏多次谈心,还结合黄玉敏的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鼓励其树立脱贫的信心。

据南宁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决定对贫困户黄玉敏的帮扶分两步走,首先帮助他们家发展种养,通过养殖肉猪、种植旱藕等增加家庭收入;其次,根据黄惠珠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情况,将黄惠珠安排在村委辅助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让黄惠珠重拾就业的信心,并鼓励他不要放弃医护专业知识,继续学习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016年底,黄玉敏一家顺利实现脱贫摘帽,黄惠珠也在今年6月被加方乡卫生院正式录用,家庭收入进一步稳定。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宁市地税局累计入户开展结对帮扶92户次,一户一册工作均已正常开展。在8户帮扶户中,经过因户施策, 5户已于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进入跟踪帮扶阶段;未脱贫3户贫困户收入呈逐步上升趋势,力争2018年前全部脱贫摘帽。

精准帮扶 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近日,在市地税局的策划组织下,广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面向贫困户的培训班在琴让村开班授课,***户5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掌握技能,为实现脱贫目标而努力。

开班当天,在山山公司技师的悉心指导下,贫困户认真学习桔秆养牛技术。贫困户纷纷表示,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最迫切需要的帮扶。培训技师坦言,如果学员能在1至2个月的时间内掌握关键技术,预计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元。据统计,近两年,由市地税系统组织的各类扶贫培训班已达到 20多期,参加学习培训的群众达到 600 多人 ,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贫困户蓝先才(化名),其子蓝英骏(化名)因职务侵占而服刑,今年刑满出狱。为此,市地税局驻村第一书记多次上门与蓝英骏(化名)谈心。当第一书记了解到蓝英骏(化名)在服刑期间曾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养猪技术后,便积极为他争取扶贫政策,鼓励其发展养猪产业。在第一书记的指导和帮扶下,如今,蓝英骏(化名)已带领屯里十余户贫困户成立了种养合作社,成为脱贫产业的带头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要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关键靠贫困户掌握增收技能。南宁市地税局通过邀请技术人员给贫困户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让贫困户掌握养殖黑山羊、肉牛、肉猪、鸡等技术,强化农业增产增收技能。

由于贫困户缺乏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和信心,无法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及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为此,南宁市地税系统各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从扶持贫困村特色产业入手,寻找发展新路子,激活贫困村的“造血”功能,进行扶贫攻坚。

南宁市地税局根据琴让村、雅联村有种植旱藕的传统,结合当地群众的意愿,积极帮扶贫困村发展旱藕产业。2016年,市地税局投资扶持两个贫困村旱藕种植面积超200亩,年产值超35万元。2017年,地税部门又指导两村建设旱藕粉生产QS标准厂房,提高旱藕产业的产值,预计2017年将突破50万元。除了扶持旱藕产业,市地税局还通过“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支持扶贫村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十多个,包括林下鸡、肉牛、黑山羊、甜玉米等,帮助扶贫村实现年集体收入60万元,2个扶贫村的集体收入均实现零突破,形成了村民有收入、集体有收益的新局面。

精准把握 坚定扶贫攻坚之路

税收作为***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产业扶贫和贫困户创业脱贫都能够提供政策优惠,特别是对于各地区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吸引社会资本和外来投资具有明显推动作用。

南宁市地税局以此为突破口, 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的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编印了一批宣传手册,让税收便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积极宣传支持贫困地区全民创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边境贸易业发展、支持村镇经济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在推进***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贫困户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共享税收扶贫政策红利提供了便利。

为了促进贫困村早日脱贫,南宁市地税局还制定奖励办法,对脱贫攻坚先进村屯、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促使人人积极脱贫摘帽。对有脱贫增收意愿并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群众,从生产发展基金中按产业规模大小给予奖励。对在脱贫攻坚中积极配合、成效明显的村屯,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其改造道路、饮水、照明等公共基础设施,助推脱贫致富。对经过发展产业增收已达到脱贫条件的群众给予脱贫奖励,激发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摘帽的热情。三年来,市地税局已投入 30多万元,正面效应相当明显。

今年,南宁市地税局的定点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发展逐渐成熟。目前,雅联村村级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套设施全部到位,雅联村村民议事环境大幅改善;琴让村村级服务中心已正式动工建设,琴让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路全面贯通,为产业园示范园的建设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宜居乡村绿化、亮化工作在稳步推进中。

随着琴让村与雅联村旱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年,两村旱藕产业将突破260亩,年产值有望突破50万元。另外,琴让村100亩甜玉米示范基地喷淋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农业生产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转变;琴让村100万元村集体项目正式启动,加水洞现代化种养示范园将于年底初见雏形;雅联村村集体项目已启动,20万元帮扶村养羊合作社资金已经签约,雅联村投资共享汽车项目也已签约启动……贫困村产业发展逐步向好。

扶贫先扶智。为此,南宁市地税局还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助学制度,不断加大对扶贫村的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与贫困生的帮扶。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学校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捐资30多万元用于购买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入学,奖励贫困村学生升学,鼓励参与学历和职业的教育。关注和跟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确保无人辍学,据统计,近五年来,南宁市地税局投入助学资金达 40多万元,极大地助力贫困村对未来人才的培养。

本报记者 杨玲 通讯员孙炳清黎健 李斌 黄庆 本文供图:南宁市地税局 本文统筹:杨孙山

新闻推荐

全域旅游如火如荼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上接1版)游人以不同的方式玩乐、观赏乡村美景。美丽南方旅游集聚区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成为南宁乡村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近年来,南宁市重点建设邕江休闲...

马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