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栽下梦想的种子 收获满满的幸福

南宁晚报 2017-09-11 05:04 大字

林文萍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本报记者 韦东 文/图

“林老师好!” “老师下午的课还教我们读诗吗?”“这是我买的饮料,老师你一定要喝一口。”……每当林文萍出现在福兰小学的校园里,不论是在走廊还是操场,不停有学生向她打招呼。有些学生远远地看到林文萍,就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和她说话。在这些孩子们的眼中,林文萍不仅是给自己带来知识的老师,还是自家的姐姐、亲人。在学校支教一年多的林文萍,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同学们。

林文萍

美丽中国2016—2018届项目老师,目前支教于南宁马山县加方乡福兰小学,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教授四年级语文、科学、美术、信息技术、书法等课程,是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员。

支教感受:

来到学校支教,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这种被需要的价值让我感到很幸福。

师生一起读诗拉近距离

1994年出生的林文萍,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成绩优秀的她本来已被学校保送直接读研,要不就报考公务员,成为一个检察官或法官,但她却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和同学都大吃一惊的决定:到广西的山区去支教。

林文萍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把知识带给孩子们,让自己收获不同寻常的体会。带着这个梦想,她加入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千里迢迢来到马山县加方乡福兰小学,担任3年级的班主任,主要教授语文,希望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改善当地学生的教育现状。

喜欢读诗的她,看着学校周边云雾缭绕的石头山,觉得应该做一些配得上这如画风景的事——和孩子们一起读诗,希望通过读诗和孩子们一起去感受诗里的意境。想到就做,她在课堂上播放手机里提前下好的配乐,用话筒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们读诗,先不去解释诗词的意思,只是单纯地和孩子们在音乐里了解白居易、苏轼、戴望舒、林徽因、泰戈尔、狄金森……

一开始,不仅学生不理解,就连学校其他老师也用怪异的眼光打量她,认为她在“不务正业”。但随着她越来越大的读诗声,学生越聚越多。“前几天,我教孩子们读《鸟的天堂》的一棵榕树,一个同学认真地告诉我,老师你给一棵树,我将还你一片森林。那时的我是多么快乐,我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林文萍笑着告诉记者。就这样,通过读诗,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哪天如果不读诗,孩子们就会焦急的追问什么时候开始。”林文萍说。

特殊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林文萍刚到学校时,发现自己所带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一次模拟考,语文的平均分只有21.56分,最高的成绩只有51分,在全乡排在倒数第一名。她开始讲课时,学生们完全听不懂她讲什么。她意识到,必须要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从讨厌读书变为爱上读书。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首她先在学校开办了“一公斤盒子”的课程,通过“地震盒子”和“化学盒子”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知道在灾难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知道如何通过加工酸醋产生的气体自动给气球充气……她一边在各种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会快乐、培养好习惯,一边研究好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实验,孩子们知道从书本中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从而愿意专心听课。不仅如此,她还千方百计地从项目部申请到了“美丽影院”的项目,定期在学校的操场播放电影,让学生的家长和学生一起观看电影,让学校变成文化中心。家长们开始重视教育,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这些方法很快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高分考出了98分,全班的平均分达到了56分。

林文萍还经常家访,走进了孩子的内心,筹建家长微信群,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一名远在广东打工的家长给她发微信说,女儿的语文成绩能够有这么大的进步,与她的帮助和关爱是分不开的。现在孩子一心好好学习,还打算以后考上四川的大学,这样又可以和林老师在一起了,这让他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父母非常放心。这样的信息,让林文萍非常有成就感。

新闻推荐

不宜居之地“绿”成富美家园 ——马山县石漠化治理“弄拉模式”探微

谢彩文适逢周末,家住南宁凤岭的叶先生一改老习惯——环南湖慢跑,专程来到马山县弄拉风景区骑行体验新赛道,感觉格外爽。“今年10月将举办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其中南宁至马山赛段以青秀万达广...

马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