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义贞:带着技术和友谊去老挝种香蕉
卢义贞在香蕉产业园里。 采访者供图
新机遇新奋斗新故事之走出去的广西人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将于9月10日举行。在盛会务实平台的带动下,中国—东盟合作正全方位向着更高台阶迈进,双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深入,更多东盟国家的人来到广西,也有更多广西人走到东盟国家,他们是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关系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在今年盛会召开之际,南国早报在报纸和新媒体推出“新机遇新奋斗新故事”融媒体专题,寻访广西青年和东盟友人在新环境的奋斗故事,透过他们的视角和亲历,讲述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紧密相连、共同发展的时代命运。
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实习生黄妙
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日渐升温,大批广西人不再满足于从东盟国家进口东南亚水果,纷纷前往当地开展规模种植。他们将国内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带到东南亚国家,成功实现了合作共赢、香飘东盟的目标。
到东盟国家种香蕉
在中国甚至东南亚香蕉圈,提及卢义贞,几乎无人不知。卢义贞是隆安县那桐镇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香蕉。他是广西香蕉协会会长,很多人称他为广西“香蕉大王”。
上世纪80年代,卢义贞开始承包土地种植香蕉,如今,他的产业园里主打的水果品种有香蕉、火龙果和柑橘,总面积达8万多亩。然而在卢义贞心里,香蕉永远是他的根。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卢义贞经历了香蕉产业的起起落落。随着国内香蕉市场的不断转移,越来越多的种植者开始放眼国外市场,东盟凭借着毗邻中国广西的优越位置、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拥有四季供果能力以及零关税的优惠,成为最热门的投资市场。
2015年,卢义贞前去东南亚国家实地考察,在他看来,老挝是最适合种植香蕉的东盟国家。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走出了国门,在东盟国家开始租地种香蕉。
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然而,在老挝种香蕉的过程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刚去的时候,我们靠翻译和当地人沟通,但效果不佳。比如,当地根本没有降雨量这个说法。”卢义贞表示,香蕉是精细化作物,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还要避免台风、黄叶病的侵害。4年的时间里,卢义贞往老挝派了200多名种植管理人员。刚开始,由于语言不通,翻译时出现偏差,没有精准把握种植时间,错失了时机,再加上香蕉受寒,品质受到影响。卢义贞心痛地说:“一旦受寒,香蕉的批发价从5元/公斤,可以跌到3元/公斤。”
此外,老挝当地的路况,也给香蕉运输带来了困难。
经过多年的摸索,卢义贞终于在老挝稳定发展了3.2万亩的香蕉园,种植香蕉、火龙果、柑橘、甘蔗等作物,然后再返销国内。6月,正是南宁香蕉的生长期,8月才能集中上市。而在数百公里外老挝北部的乌多姆赛省,那里的香蕉正处在上市高峰期末尾,正好补足了国内的空白。
南宁香蕉企业走出去,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利润,也给当地带来了极大改变,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当地人的人均年收入从不到1000元人民币可以提高到2万~3万元人民币。卢义贞说:“当地政府和农民很欢迎我们。”
卢义贞还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磨合,现在老挝基地的管理人员,都能用老挝当地的语言和农民直接沟通。
将先进技术带到老挝
据老挝相关媒体报道,在老挝生产的所有经济作物中,香蕉是收入最高的作物,2021年前6个月,香蕉的总出口额增至1.34亿美元。
“中国的香蕉产业园给老挝带来了最先进的智慧农业设施。”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卢义贞的公司已经形成一个多元化产业集团。目前,他在老挝的香蕉园已经开始应用自主研发的滴灌系统,为不断培育口感更好、品质更优、果形更美的香蕉果品提供精准的培育研究数据。
利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等传感设备,能实时监测香蕉种植的环境。研究所人员只要登录手机App或者在电脑上登录,就可以远程随时随地查看香蕉种植基地的各项关键数据。此举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目前在老挝的产业园里,两个人就能管理20亩香蕉地。
卢义贞介绍,现在南宁香蕉企业在老挝开展海外种植的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亩,并把先进的智慧农业设施带到了当地,给当地农业注入了科技的力量。
新闻推荐
隆安县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多举措提升服务质量,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法官搭建交流群 群众忧难线上排解 本报记者 苏昭宇
法官进家门提供法律援助,未成年人检查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噪声整治还群众宁静生活……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隆...
隆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