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找水路 今朝清泉入户来 隆安县启动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解决3万多人饮水问题
▲在群山中建设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我家有自来水了!”村民喜笑颜开
一碗清水,牵动几代人心。在隆安集中连片旱区,村民几经找水失败,仍信念不灭,以现代版“愚公移山”精神,开山凿洞找水源。
一根水管,引来甘甜山泉。面对没有路的连绵群山,隆安人用最原始的方式抬管上山,群山之间呈现“长龙”盘旋壮景。
2017年10月,隆安县启动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项目,着手解决位于石漠化地区集中旱片的南圩镇、都结乡、布泉乡3个乡镇,大约17个村152个屯32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全部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村民将彻底告别“看天吃水”的历史。
“看天吃水” 村民生活用水全靠肩挑手扛
隆安县的南圩镇、都结乡、布泉乡等乡镇是典型的集中连片旱区,多年来一直备受缺水困扰,特别是夏天,更是度日艰难。但近日,记者走进其中几个村庄,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看吧,我家有自来水了!”南圩镇爱华村村委委员农业立指着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一脸兴奋地说。这位60岁的老人,几十年来靠挑水过日子,没想到在花甲之年还能用上哗啦啦的自来水,兴奋之情难掩。
虽然自来水通了,但受之前找水、用水的限制,在这几个村里还能看到特别明显的共同点:水柜多。一个个用水泥砌成的四方形的水柜,用于在下雨时蓄雨水,完全是“看天吃水”。水柜连盖子都没有,水面上漂浮着树叶、杂草等杂物,甚至还有动物腐败的尸体。
在这样的用水环境下,用水安全根本不能保证,村民们忧心忡忡。因为从水柜流出来的是土黄色的水,他们将水打回家后要过滤澄清才能使用。就是这样的水,在枯水时节,却是当地村民的“救命水”。村民将水利用到了极致:先洗菜、洗米,再洗脸、洗脚,最后再喂牛、喂猪。
“以前,到了用水高峰期,一天要在这里挑6次水,来回几个小时,才能满足一家大小的需要。”爱华村龙微屯的村民许青碧指着村里位于低洼地带的一片水塘说。这片水塘面积仅有六七十平方米,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树叶、浮萍等,水呈现的颜色是黑色的。村里几代人就是靠这片水源地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山间长城” 36个山头架管道却引水失败
没有水,就要想办法找到水。
数十年来,隆安县边远山区村屯的人民,努力克服石漠化区域水源匮乏的难题,想方设法寻找水源。
如果从水库修条水渠引水会怎么样呢?1971年,在当时杨湾公社的组织下,爱华村与周边的銮正村、联伍村、三乐村的青壮年联合起来,打算修建环山渠道,将数十里外的布良水库的水,引入沿线的多个村屯。
环山引水,这项工程异常艰难。施工人员翻越了36个山头架设渠道,全长16.8公里,用了整整11年才最终完工。1982年5月,在万众瞩目中,水渠第一次开闸放水。布良水库连放了三天三夜的水,但遗憾的是,18万立方米的水只有1万立方米到达,其余的在运输过程中全部渗漏,耗尽无数人心血的水渠宣告失败!
“水一路都漏完了,大家都非常失望,很多人当场就哭了。”参与了水渠修建的农业立至今提起这段往事仍然唏嘘不已。现在,这条水渠依然蜿蜒矗立在南圩镇多个村屯的山上,隆安人亲切地称它为“山间长城”,纪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一辈人艰难的找水历程。
愚公精神 青壮年开山凿洞从布泉河引水
虽然架渠引水失败,但大家找水的信念并没有磨灭。
1990年冬天的某一天,爱华村的一位村民在山上放羊时,意外发现,在山底有水雾飘出来。村里的农万光、农建通等人认为冬天飘出水雾,山中很可能有水源。在县水利局的对接和帮助下,大家一起仔细研究了隆安县的水系图,认为有一条水系正好穿过爱华村坡井屯一座名为“庄垌”的石山。消息传出后,附近几个村屯的村民集中商议凿通穿山隧道,引出地下水自流灌溉。并发动了“庄垌”周边5个屯的村民集资和投工投劳,进行开凿隧道的工作。
当时的条件下,在石山中开凿隧道非常不易。曾经的施工人员农建确现在已经63岁,2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开凿隧道的事,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激情时代。他说,石山的岩石非常坚硬,不能靠人工凿通,只能通过爆破的方式将岩石炸开,再靠人工将碎石块慢慢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担心爆炸引发隧道坍塌,不能使用大剂量的炸药,几百名施工人员只能轮流安排8个人进去工作,每天的进度才40多厘米。
最后,施工队伍只剩下坡井屯农建确、农业立和程本山等8个人继续奋战,其他人都觉得太困难而退出了。他们凭着找水的信念,克服种种困难,于1994年终于凿通了一个高1.7米、宽1.5米、长达418.2米的人工水源洞,顺利地将布泉河的地下泉水引到了村里。看着流出的白花花的自来水,坡井屯80多户300多人激动不已。
感恩是对找水村民最好的回报。后来,村民在隧道口立碑,每年3月举行庆祝仪式,要祖祖辈辈牢记这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
集中供水 抬管上山架起“长龙”盘旋群山中
解决饮水是民生之本,这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只有长期稳定持续供水,才能满足旱区群众的迫切需求。在多方实地勘察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隆安县委、县政府转变思路,舍易取难,决定采取跨区域集中连片供水的方式。
经排查,全县农村饮水中,涉及3个乡镇大约17个村152个屯32000多人口位于石漠化地区集中旱片,大部分利用山泉水或地头水柜解决饮水问题,但仍不时遭受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困扰。
隆安水利部门接到这个“军令状”后,经过全面统筹规划,将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的17个村划成5个供水区域,以水源较为丰富的村作为集中供水点,通过新建、改造、配套、联网等方式,修建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项目。
“水源难寻找、工程造价大、施工难度大,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需要克服重重难关。”隆安县水利局局长马树宝深有感触地说。缺水的村屯分散在大石山区,村与村之间、屯与屯之间隔着绵绵群山,山头一个比一个高。特别是陇选村布律屯,地形三面环山,管道铺设只能从山上经过。为了保证水头高度和压力稳定,只能在高度为419米的山上建设二级加压站,三级加压站则需要建在505米的高山上,这些极大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如今,在陇选村布律屯的山峰上,一段段供水管道顺山坡蜿蜒而上,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群山中。“足踏青山我为岭,欣然挥臂举蓝天坡陡”,这壮观景象已成为群山中一处独特的景观。这些管道和其他材料都是靠着施工人员肩抬手扛,用最原始的方式运上山。说起运水管上山,隆安县农水站站长隆玉萍十分动情。她说,很多高山根本没有路,全靠工作人员的双脚踩出一条路来,身上经常被杂草、树枝割出一道道伤口。原本在平地只需4个人抬的150#镀锌钢管,最后增加到11个人才能抬上山……面对这些困难,施工人员咬牙坚持,在爱华村、陇选村片区的20个屯共铺设了长度近7万米的水管,将水输送到村民家中。
目前,隆安县已完成南圩爱华、都结陇选片区,都结平荣片区,都结红光玉良片区等三个片区的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项目建设,覆盖12个村126个屯,解决了18000多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此外,布泉乡兴隆村及布泉社区上信片、南圩镇多林南兴片的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剩下的14000多人也将实现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山区群众将彻底告别“看天吃水”的历史。
新闻推荐
南宁警方在重点路段设卡盘查过往车辆。警方供图扫黑除恶扬正气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通讯员农媛)4月30日晚,南宁警方在全...
隆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