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南宁人
王坚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兴宁区委宣传部供图)许国增在喂鸽子。(团市委供图)韦盛威(左一)正在给村民剪头发。 (刘芳芳 摄)爱心人士给农杰送去捐助款。(隆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如何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众多普通的南宁人给出了丰富的答案。
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您身边值得点赞的南宁人。
您可以关注《南宁日报》微信公众号,或者通过邮箱nnrbszb@126.com为我们提供线索。
忠于党和人民的法律捍卫者
本报记者何任朗
【点赞人物】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审监庭副庭长王坚
【点赞事迹】王坚从事商事审判工作22年,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捍卫法律尊严。因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被广西区高级人民法院任命为一级法官,并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区优秀法官、全国网络宣传先进个人、广西法院先进个人、广西法院办案标兵。
忠诚履职公正办案
22年来,王坚带着对法治事业的深厚感情,为民释法明理、答疑解惑,忠诚履职、公正办案,切实履行商事审判职责。2009年以来,她连续8年办案数量和结案率均位居兴宁区法院法官前列,无错案、无违法违纪行为。
近5年来,她依法审结民商事案件4230件,结案率100%,其中判决1879件,调解371件,撤诉1853件,驳回起诉127件,当庭宣判率95.32%,调撤率60.3%,调解自动履行率97.49%,无一超审限案件,上诉案件16件,全部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改判和发回重审率为零,服判息诉率99.62%,取得良好的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自2010年以来,她制作的8份商事裁判文书连续4年在广西法院“争创五个一百”竞赛活动中获奖,8份分别入选2010~2015年度广西法院“优秀裁判文书”,2份获民事裁判文书评比一等奖,4份获二等奖;她主办的4个案件连续3年分别入选2011~2014年度广西法院“精品案件”。
心系群众调解纠纷
由于审判工作任务繁重,王坚经常加班加点,她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针对部分当事人在正常工作日无暇抽身来法院解决纠纷的情况,她带头发挥党员法官在执法办案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设立“假日法庭”“午间法庭”“夜间法庭”,连续6年主动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开庭审案,为群众诉讼提供更多便利。
在“典型判例调解法”“陪审员模拟案件角色调解法”的实践中,她以“耐心”“公心”“巧劲”, 一次次化解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挽救濒临解散的公司,化解股权纠纷中的10年积怨,促成涉众涉农纠纷平稳妥善解决。
勇于创新传授经验
在繁重的审判工作外,王坚还以推进“阳光司法”为己任。她不断更新司法公开理念,创新司法公开方式;以打造“阳光服务型法院”为切入点,积极撰写各类案件信息、简报、案例等,积极总结、提炼商事审判成果。她撰写的各类稿件被包括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网、光明网人民法院频道在内的国家级媒体采用,为展示阳光透明的法院形象作出了积极努力。
她还结合商事审判工作实际做好青年法官的“传、帮、带”,无私传授司法经验,积极配合兴宁区法院党组开展青年法官帮带培训教育活动,把审判一线建设成为提高青年法官群众工作能力的“大学堂”,促进青年法官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打造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梯队。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审判工作经验的法官,王坚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明白办案,清白做人,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返乡养鸽创业带农共致富
本报记者潘薇薇见习记者徐颖娴
【点赞人物】江南区江西镇同宁村团支部书记、南宁市青年致富带头人许国增
【点赞事迹】2012年,许国增回到家乡同宁村创业,经过6年的拼搏,他的“鸽子帝国”逐渐扩张,并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为同宁村脱贫摘帽作出了贡献。
艰辛创业政府关怀终渡难关
“农村有广阔的天地”,这对农村娃许国增来说,感受特别强烈。“现在政府制定了许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只要肯吃苦、有恒心,在家乡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说起回乡创业养鸽子,许国增感触颇深。
许国增自幼家贫,高中毕业后便到广东深圳打工。几年打拼后,许国增决定自主创业。2012年,许国增带着所有积蓄回到家乡,风风火火地建起了鸽场。
眼见养殖上了正轨,2014年的禽流感却让他损失惨重。“当时单纯地觉得养鸽子就是管它们吃喝拉撒,谁知道一场禽流感就让1800对种鸽在半个月内死了将近一半。”许国增说,由于没有掌握养殖技术,那一年损失了15万元。
幸运的是,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许国增最终渡过了难关。“镇政府得知我的情况后,主动联系畜牧站专业人员来查看疫情,并且免费给我发放疫苗,对我进行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科学养殖才会成功。”许国增说,正是政府的关怀,激励着他继续在农村创业发展。
勤于钻研养鸽事业走上正轨
如今的许国增已不再是创业初期那个只有一腔热血的“愣头青”,而是成了养鸽的行家里手。
许国增钻研养鸽技术,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养鸽子不仅要学习营养搭配,还要懂得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尽管现在网络发达,一些基本的养殖技术可以在网上查得到,但要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还得去跟专家学习。
为了能在养鸽行业中站稳脚跟,他有一阵子几乎每周都往镇上的畜牧站跑,希望从专家那里学到更多的技术。此外,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上网查找资料,希望把养鸽技术学透。
现在,许国增的养鸽厂已经从原先的人工喂养模式逐渐转变为孵化半自动化、喂料全自动化养殖模式,他还配制出独家的食料配方,并研发出独特的养殖技术,确保乳鸽保质保量养殖。
如今许国增投资的养鸽厂占地3亩,每月销售乳鸽4000—5000羽,年销售60000羽,年纯利润达30万元,这些乳鸽不仅面向广西区内销售,还销往海南、湖南、贵州、安徽等地。
凝心聚力带领农户脱贫致富
养鸽场的成功经营,使许国增成为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但他始终放不下还并不富裕的同宁村村民们。
2014年起,许国增担任江西镇同宁村团支部书记,身份和角色的转换让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作为团支书,我得对得起这个职务,我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从广东邀请专业人员到同宁村为青年养殖户讲课、带养殖户去外地参观养殖场、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展销活动……许国增将村民的心“拧成一股绳”,大家共同为脱贫致富努力。
2016年,许国增组织村团支部干部以“一对一”的形式,帮助返乡创业青年申请贴息贷款,为创业青年解决了资金问题。2017年9月,在团市委和城区团委的帮助下,同宁村5个创业青年共获得45万元创业扶持贷款。许国增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诺言。
现在,许国增还计划扩大养鸽规模,成立同宁村肉鸽养殖合作社,实现同宁村村民“奔小康、共致富”的目标指日可待。
“爱心理发师”为乡亲义务理发9年
本报记者杨 静通讯员刘芳芳
【点赞人物】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村民韦盛威
【点赞事迹】“80后”小伙韦盛威在南宁市拥有一家理发店,他热心待客、周到服务,生意越来越红火。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从2009年开始,韦盛威每个月定期回家乡为村民义务理发,这一小小善举已坚持了9年。
9年坚持为乡亲义务理发
近日,韦盛威又带着几位理发师从市区赶回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为村民理发。
中午一点,球场上围拢了很多村民,看到韦盛威,大家都熟稔地与他打招呼。只见他手上剪刀、剃刀上下翻飞,很快就为一个村民剪出了满意的发型。
“盛威是我们联团村人,现在有出息了,在南宁开了理发店。他特别懂事,经常回来看望我们,还免费给我们理发。”村民韦老伯对他赞不绝口。
“我的头发几乎都是盛威他们理的,他们的理发技术好,剪的头发利索又好看。” 村民梁阿姨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说起回村义务理发的初衷,韦盛威说:“现在村里老人和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为了理发,经常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到镇上,而我就是干这行的,回来帮乡亲们理发,只是举手之劳。”
从2009年开始,韦盛威每个月都定期带理发师回乡为乡亲服务,不知不觉就坚持了9年。
每年农历二月二,当地农村有龙抬头剃短发祈福的习俗,这天更让韦盛威忙得不可开交。今年农历二月初一,他依时带回几位理发师,从早忙到晚,仅一天就为100多名群众免费理发。
行善立德带动更多人
一日行善易,百日行善难。韦盛威9年如一日服务乡亲,能帮就帮的正能量感染了许多人。在他的感召带动下,同村的韦盛强、河池的谭福良、平果的陈恒等年轻人也加入了义务理发的行列。
“韦盛威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平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手把手传授理发技术。特别是他坚持每个月都回村服务,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谭福良表示,要向韦盛威学习,放假回到家乡,为有需要的人理发,做点好事。
韦盛威还热心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和推销村里的土货。他的微信朋友圈不时更新着南宁市周边的工作岗位信息,帮助村里人寻找就业机会。村民韦盛强2016年跟着韦盛威学习理发,如今已在南宁市区找到了工作。而联团村的蔬菜、特色瓜果、土鸡土鸭等特色土货信息,他也通过朋友圈推送出去,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联团村是邕宁区蒲庙镇有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村民历来同心同德、积极做事,极具感恩情怀,乡邻非常团结和睦。“我在村里长大,是联团村培育了我。从小我就下定决心,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父老乡亲,而现在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候。”韦盛威说。
小小QQ群爱心大营地
——隆安县都结乡天隆爱心QQ群3年筹集40余万元善款
本报记者李 静通讯员潘玲艳
【点赞人物】隆安县都结乡天隆爱心QQ群
【点赞事迹】QQ群的成员发扬能帮就帮的精神,3年筹集善款40余万元,给困难群众送去关怀和帮助。
在隆安,有这样一个QQ群,成员们将网络搭建成爱心人士做公益、献爱心的平台,做着一件件让人暖心的事,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从2015年成立至今,都结乡天隆爱心QQ群共筹集到40多万元善款,给村里困难群众送去关怀和帮助,让更多人感受爱的温暖。
QQ群汇聚众人爱心
天隆爱心QQ群的建立源于天隆村村支书潘生庄的一次工作经历。2015年,潘生庄入户进行贫困户识别。在询问一个老奶奶家庭情况时,老奶奶哭着说,自己孙子生病花了10几万元,现在还在医院里,家里很困难。
“听了老人的话很难受,但也很无力,自己能力有限,能帮的不多。于是就考虑,能不能以一种方式,把有能力的人聚集起来,一起为这户人家提供帮助。”当天傍晚,潘生庄和几名村干商量后,建立了天隆爱心QQ群。
“我把这户人家的情况在群里说了以后,大家非常热心,才一个星期就筹到了5万多元,有的人拿来现金让我转交,有的人用QQ红包或者转账的方式捐助,我能感受到大家的真心,真的很感动。”潘生庄说。
这次捐助行动给潘生庄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慢慢的,加入爱心QQ群的人越来越多,群友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大家因为“爱心”走到了一起。
温暖力量让人坚强
在天隆爱心QQ群里,气氛是轻松的,但也是十分严谨的。群里的管理员会发布捐助情况、核实筹款信息,群里的成员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份爱心善款。
2016年9月16日,隆屯潘艳桃的丈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她和孩子也不同程度受伤住院。这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听到潘艳桃的遭遇后,群友们纷纷慷慨解囊,上演了一场爱心红包接力。“如果没有乡亲们的帮助,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渡过这个难关。”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但潘艳桃仍难掩激动。
潘艳桃拿出一本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几十页,详细记录着捐款人的姓名、捐款金额、所在村屯。“帮助我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是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进行帮助。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我虽然遭遇了不幸,但感受到大家的温暖,这股力量支持着我努力生活。”
有困难就一起想办法
23岁的农杰是天立屯人。2017年11月中旬,他患上罕见的重病白血病。治疗这种病最根本的方法是骨髓移植,而骨髓移植的医疗费用至少需要50万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时候,天隆爱心QQ群给农杰带来了希望。
了解相关情况后,潘生庄在群里发出了倡议,并很快有了回应。“大家你一百我两百的给农杰捐款,每次看着群里刷屏出现的人名和金额,我都非常感动,有些人根本不认识农杰,但也进行了捐助。现在农杰的化疗已经到了第四期,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潘生庄说。
据统计,农杰收到捐款共计15万余元。和潘艳桃一样,农杰亲戚农丽梅也有一本记录爱心人善款的本子,“你看,这是村里的小朋友给农杰的捐款,还附上‘祝农杰哥哥早日康复\’的话……”
群友们常说的:“大家乡里乡亲,有困难就一起想办法,不管是捐款,还是转发信息,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帮助到他人,希望天隆这种互助精神能发扬和传承下去……”现在,天隆爱心QQ群已经有922名成员,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爱心仍在延续……
新闻推荐
过去一周,南宁地面平均气温达到29.1℃,排在有历史记录以来第三位 雨水将减缓高温 多地需防雨防风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阮萃)最近南宁一直处在桑拿天的笼罩之下,不少市民都盼着来一场雨。据气象部门预计,受弱冷空气影响,预计5...
隆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