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笔记 我爱我的母亲河

南宁晚报 2020-11-30 04:52 大字

南宁美丽的邕江是我的母亲河,我爱我的母亲河。

邕江穿城而过,平静地流淌着,用她的乳汁哺育了南宁人民,也养育了我大半辈子。六十多年间,我见证了母亲河的贡献和变化,母亲河也见证了南宁的建设与发展。

母亲河邕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支流郁江自西向东流经南宁市区河段的名称,上起江西镇宋村的左右江汇合点,下至邕宁区与横县交界的六景乡道庄村,全长133.8公里。邕江历史悠久,在那龙和坛洛一带,考古发现打制石器,说明邕江早在1万多年前就哺育着南宁的先民繁衍生息,开启了南宁的旧石器时代历史;后来又发现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数十处,均分布在邕江两岸,说明母亲河邕江这一水源是南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南宁的文化源头。

不仅如此,邕江之滨有传奇,邕江之脉有气韵。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邕江留下革命的足迹和不灭的红色印记,毛泽东主席1958年在南宁畅游邕江,鼓舞南宁人民力争上游,奋发向上。这些伟人的革命足迹给母亲河邕江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邕江宁静,清澈,没有桥梁,岸边荒芜,蓝天白云下的河面,碧波连连。江面上疍家船篷参差,穿梭运输,来回摆渡,桨声咿呀。常见河湾处漂浮着星星点点的钓鱼浮筒(一种捕鱼方法),还有疍家人收放渔网的捕鱼场面。傍晚时分,灯光点点,炊烟袅袅,渔歌唱晚,形成一道疍家人生活劳作的独特风景线。河上疍家人和两岸菜农的祖辈,须臾离不开母亲河邕江。他们的日子就像邕江流水一样平静而过。在邕江河面上,还可见到轮驳轰鸣,拖着满载货物的长长的船队逆水而上,或顺水而下。船队过时,江面荡起层层波浪,直拍两岸,十分壮观。

以前疍家人靠摆渡、捕鱼和运输,菜农靠种菜卖菜,各自为生。现在城市建设发展,两岸高楼林立,大桥跨江,他们都成了市民,不再于江上漂泊和务农种菜,住上新宅,过上幸福生活。

过去,居民要到邕江边挑水,或在水排上洗衣服,百姓日常生活和城市建设都离不开母亲河。母亲河解决了南宁赖以生存发展的供水问题。现在南宁已拥有陈村、江南、中尧、西郊和凌铁五大净水厂,取水点均来自母亲河邕江,日供水百万立方米。母亲河成了供水的强大后盾,与挑水用的年代远不能同日而语。

几十年来母亲河沿岸码头港口运输贸易,为南宁城市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但规模小,设备陈旧,不适应发展要求,现在已由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新作业区代替。邕江港口码头的变迁,见证了南宁兴起发展得益于母亲河。母亲河方便运输贸易不止于此,现在还开通了8条内河航线,120吨的轮驳船队可常年来往南宁百色之间;250吨级的轮驳船队可顺江东下,经贵港、桂平、梧州、广州达香港、澳门等地,邕江使南宁成了水路交通中心。

母亲河的巨大贡献还在于水利灌溉,这个工程集中在沿岸的支流上,如良凤江水坝、三塘河、心圩江、可利江、茅桥江、龙潭河、沙江等水利工程,这些水利灌溉着南宁的数万亩良田。

母亲河为南宁的生活基础,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是南宁城市建设发展的后盾,也是南宁绿化的功臣。

母亲河给我们带来幸福和温馨的生活。不过也有令人不安和忧心的时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沿河两岸荒芜,杂草丛生,环境不雅,还有洪灾搅民。因没有防洪堤,市区低洼街道均被淹。我儿时常目睹洪水浸街时居民搬到高处单位避洪,那时的民生路、当阳街、兴宁路等街道两旁都临时住满了人,水退后他们又得回去清淤消毒。还有令人忧心的是人为破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有人唯利是图,在邕江上网箱养鱼、开餐饮大排档,还有人在江岸种菜养鸡;更有人违法排污、炸鱼等,造成河水污染,生态不平衡。我们的母亲河遭到破坏。

正因如此,党和政府吹响大修防洪堤的号角,每年春季组织大规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记得上世纪70年代,南宁人民在邕江两岸大举筑堤,各单位各街道民众掀起筑堤热潮,我当时也投入到筑堤劳动中,挑泥打夯,挥汗如雨,十分积极。到2001年,全市共完成堤防40.26公里,基本达到抵御2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后来又遇特大洪灾,南宁再修高加固堤岸,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接着又建设邕宁和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同时对两个工程之间74公里河道两岸实施综合整治,全面提升邕江防洪、灌溉、运输等综合功能,使市区防洪标准又提高到200年一遇。如今邕江两岸的防洪大堤绿树成荫,堤栏美化,人来车往,不仅是防洪的安全屏障,还为交通运输带来便利。

美丽的母亲河,是南宁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水,为保护母亲河,美化母亲河,南宁展开以“治水、建城、为民”为主题的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邕江工作,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推动“中国绿城”生态宜居的品质升级。全市人民在行动!爱邕江,爱南宁志愿者在行动!清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拒绝排污,惩治破坏者!于是邕江清洁了,内河臭水沟变成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那考河便是榜样。

邕江两岸设置了亲水栈道,还有游乐、运动、休闲设施。邕江两岸建设了17个风景秀丽的公园、20座绿色步行桥,还有体育场所200处。两岸滩涂植树栽花,河岸景观美化。现在乘船游览,观赏邕江,次第经过10多座风格各异的跨江大桥,五彩缤纷的灯光,青山上的龙象塔格外耀眼,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新颖别致,带状的滨水公园沿江舒展,曾经的污水滩涂河畔披绿挂彩,亲水栈道沿江蜿蜒,运输船队劈浪而过,人们沿江散步、运动、休闲,一幅秀美的滨水长廊画卷缓缓铺开。邕江变得越来越靓丽!邕江“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百里秀美邕江”像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母亲河邕江面貌的变化,见证了南宁的变迁,见证了南宁的经济建设和历史文化的发展,她是哺育我们南宁人民生息的功臣,她为南宁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相信母亲河明天更美丽,贡献更大!南宁城发展更好,人民更幸福!我爱我的母亲河!

张弓

新闻推荐

2020中国-东盟卫生应急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 《广西(东盟)航空医学救援手册》正式发布

论坛上,《广西(东盟)航空医学救援手册》正式发布。2017年9月,通过直升机救援,横县一名危重患者被成功转运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