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垃圾分类成群众自觉行动
本报横县讯在横县县城的每个家庭门前,都会摆放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一个放吃剩的食物、果皮、厨余等生活垃圾,另一个放塑料、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和学生产生的垃圾有专人进行二次分类。在乡村,村民把每天清扫出来的垃圾分类放置也成为习惯。
上个世纪90年代,横县县城生活垃圾的产量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至2000年,日产量平均已达70吨,一度面临“垃圾围城”“垃圾堵河”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从2000年9月开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过19年改革实践,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密切配合、公众积极参与的城乡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新模式,形成“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处理体系,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目前,该县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0%,分类正确率达到90%,实现垃圾减量率达3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我们村垃圾分类分成三级四类,第一级是农户将垃圾分干和湿安放好,第二级是自然村回收垃圾后分成四类,第三级也是村委回收后分成四类,这四类就是有毒有害、厨余、可燃烧、可回收。从实施开始,村民一直都坚持下来。”校椅镇石井村委党总支书记李克进说,该村是横县24个农村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之一,通过示范点辐射带动,形成“三级四类,三统一”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为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横县在17个乡镇全部设立环卫站,统一挂牌,统一管理。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购置钩臂垃圾车、后驱动垃圾清运车、环卫三轮车等环卫设备。目前,全县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道路鲜有垃圾,乡村鸟语花香,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成效不断显现。
(陈国海黄桂兰)
新闻推荐
南宁试点首个“警保农邮”联动机制 “车管所”进村 家门口可办交管业务
群众在镇上“警保农邮”便民服务点办理业务本报记者周志英摄本报讯(记者周志英)6月1日起,全区陆续实施“放管服”改革10项新...
横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