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篷车开进乡村“儿童之家” 科学互动实验秀 标本拼图受欢迎

南宁晚报 2018-08-27 05:14 大字

给小朋友们讲解“液氮火箭”的原理

本报记者

罗维涛 摄

本报讯(记者 罗维涛 实习生 刘欢 管少华 覃丽华 蒋雯 陶玉琳 唐凤鸣 曹阳)8月23日,由南宁市妇联、南宁市红十字会、南宁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儿童之家志愿服务暑期特别活动携手广西科技馆、广西自然博物馆,开着科普大篷车,把科普教育送到了横县校椅镇青桐村、石井村委汶塘村,莲塘镇六香村委甘香村、六莲村委莲塘村的“儿童之家”,新奇、有趣的活动令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

广西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带来的“无声鼓”“节能灯PK普通灯”等展品引得孩子们上前操作体验,他们边动手边讨论展品出现的各种有趣的现象。在“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科学小闹钟”科普互动课程中,小朋友和家长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制作并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小闹钟很容易做,小飞机比较难做,大哥哥手把手教,我才做得出来。”7岁的邓朦朦小朋友告诉记者,这些科普互动课程很有趣,让她学到了一些在学校没学过的知识。

最令孩子们感兴趣的莫过于精彩的科学实验秀了。雾气腾腾的液氮一亮相,就被好奇的孩子们团团围住了。广西科技馆的苏超老师告诉孩子们,液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一些小妙用,如制作液氮冰激凌等。由于液氮的温度低达-196℃,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材料的反应十分有趣。把一个香蕉放进液氮桶里,不到1分钟它就变成了“冰蕉”;把液氮倒入矿泉水瓶里,瓶子倒置过来就成了“液氮火箭”,“嗖”的一声飞上了天。到场的孩子亲身体验了科学的无穷魅力,纷纷表示科学太有意思了,以后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课。

此次活动,广西自然博物馆的姜海勤老师带来了锹甲类、蝴蝶类昆虫标本100余种,栩栩如生的标本令孩子们赞叹不已,DIY仿真立体木制拼图活动吸引了孩子们踊跃参与,当“霸王龙”“绚丽蝴蝶”在自己手中展现出来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除了科普大篷车进乡村,儿童之家志愿服务暑期特别活动本周继续在南宁城区多个社区开展,肠道健康小课堂、经典诵读、快乐小画童等课程走进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金象社区、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银海社区、经开区金凯街道凤江社区、江南区五一中路社区,深受孩子、家长和社区的欢迎。

新闻推荐

横县试种巨型稻喜获丰收 平均亩产超600公斤,稻田养殖的青蛙也随之上市

本报南宁讯(记者/杨波)禾下乘凉,蛙稻共生,稻花香里蛙声一片。早稻丰收时节,中科院在全国试种的首批巨型稻项目在横县基地喜获...

横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